秦刚之前在辽阳最初的一些调整举动只限于在守军之中,影响还不大。
但在萧奉先来了之后,便开始以其名义,直接就改变了本地商路与生意资源的分配,同时也悄悄地塞入了一些扶持渤海人的私货。这一系列的举动,最终还是明显地影响到了辽阳地方大族的既有利益。而为他们站台的大小官员中,也不全都是酒囊饭袋,偶有清醒的人,再加上根本利益被侵犯,自然便就会站在对立面,寻找一切机会,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徐三予以弹劾与告状。
只是他们小看了徐三背后萧奉先的能力。
所有的弹劾与告状的东西都上京被拦截,相关名单也送回到了秦刚的手里,他立即下手进行了最严厉的报复。
而且,眼下不管是曷懒甸的南北对抗、还是渤海国这里的整军训练,都离不开足够的军费支撑。流求那里的输送,主要在于军粮等供需物资。而更重要的军饷,最好是能从辽东本地自给自足。秦刚不想去对这里的百姓横征暴敛——哪怕他们是辽国的百姓。那么剩下来的有效的方法,便唯有“吃大户、杀贪官”了!
实际上要弹劾秦刚的人,恰恰就是辽东地区的旧势力代表。不管是秦刚此时所施行的一些举措与策略、还是被贬到此地的老宰相萧兀纳一直呼吁的要防范北边女真人的思路,都是与他们抱残守缺思想有着严重的冲突。所以,近百年来,他们始终在地方上不遗余力地反对任何想到地方上做任何事情的官员,而不管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而正是因为这种僵化、刻板与愚蠢的想法,却让利益、观点都相差甚大的秦刚、萧奉先以及萧兀纳等人,最终形成了一条本不该存在的“统一战线”。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辽阳这里的官员被抓了五六个,牵扯出来的地方大户却有十几家,所有人一经调查,便不出意外地都被坐实了“叛国谋反”“私营结党”以及“扰乱民生”等罪名,主犯斩首、家产没收、族人罚为奴籍。往日不可一世的这些望族,怎么也不会想到,只是弹劾一个并不起眼的汉将官员,竟然会给自己带来如此的灭顶之灾?!
处理这些事情,郭啸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与优势:其一他算是辽阳本地人,地方上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了。而且他也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在调查处理的过程,拉拢一帮、打击一帮,论起玩这种权谋技巧,十个契丹人也比不过他一个汉人啊!其二因为背后有了萧奉先的撑腰,再加上眼下耶律淳的装聋作哑,郭啸把“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派头搞得是淋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