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菱川的意外收获大大节省了秦刚在秦州的时间。次日完成了在大议会与众位议员的见面之后,秦刚便立即南下唐州,前往牵挂已久的流求格致院。
唐州的建筑,少了秦州、汉州的中原风格,更多地吸收了福建及广南一带的特色,尤其是在主干道两边的骑楼,这使得即使在更多风雨的天气里,唐州人也可安然地外出闲逛。
唐州的下水排水系统,更是流求的骄傲。不仅成为了后建的桃州样板,包括先建的秦州、汉州也派人前来学习,计划回去逐步改造。
流求格致院规模很大,在唐州城内就占去了大半的规模。而且在后期,格致院为发展生灵局、火器局以及医药局等,逐步不断外迁到城外、以及附近的山谷、水域等地区。城中保留的,不多都是与民生相关的局所,更进一步地践行李峰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大力推行“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鼓励这些专业局所与商业民生产业进行结合:
医药所率先开出了多家医铺、诊所,然后在秦刚的来信建议下,重新整合、规范成为医药局以及下属医院,正式推出了“格致院医药局附属第一医院”,之后又分别在其它各州开出第二医院、直至第四医院。
机械直接设局,并开设了木器总坊、铜器总坊及铁器总坊,不仅成为唐州最好的工坊,还垄断了整个流求机械器械的设计与生产;
生灵所设局后,开设有种苗坊、孵化坊、一直都是流求各地农民前来讨教该种什么、养什么以及加工什么才可以更多赚钱的朝圣之地;
还有织染局、器皿局,以及规模更大,但会涉及保密的军备局、火器局而开设的服被坊、成衣坊、瓷器坊、军械坊、火器坊。这些工坊,又往往会区分为军用与民用两类,一般是军用工坊率先进行格致院新式发明、新式工艺的实践,在成熟之后再推广至民用工坊。
可以说,今天在唐州的格致院,不再是过去严格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场所,而是一个讲究实际、重视实践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机构。除了最核心的专家学员之外,还会有各个专业学所开设的工坊工人,以及更多附属配套产业。就连唐州这里的酒楼客栈,也因不断引入格致院的一些发明与创新,而与其它的州县不尽相同。
唐州已经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格致之城。
秦刚此时所站在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格致院大门,面前是一道威严而雄伟的高大门楼,正中浮雕四个大字——格物致知。
站在门楼之下迎接秦刚的李峰站得笔直,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