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高句丽上下观之,心向皇风,绝无忤逆之意。往昔之事,如风吹云散,不足为念。”
“今特遣信使,敬表诚心。愿对大唐称臣纳贡,岁岁不绝。域内所产,若有陛下所需,皆愿奉送。只求陛下恩准,许高句丽以偏安,保境安民,与大唐永结和平之好。”
“吾等将谨遵大唐法令,约束臣民,绝无犯边之举。亦盼大唐商旅,可通于高句丽,使两地货殖相通,文化互鉴。”
“恭祝大唐皇帝陛下万岁千秋,大唐国运昌隆,福泽万世。”
旁边的萧然也是乐了,之前高句丽还是很嚣张的。
在隋文帝时期,高句丽平原王表面上对隋称臣,但暗地却广泛征兵,“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大军,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引起了隋朝的不满。
高句丽军队及靺鞨士兵共一万余人,主动进攻隋朝辽西地区,直接对隋朝边境安全构成了威胁。
隋炀帝时期三次出征更是损失惨重,甚至是导致了隋朝土崩瓦解。
如果没有三次出征高句丽损失惨重,浪费大量的国力,隋朝应该不会崩这样快。
李世民看向萧然,“后面高句丽有没有闹事,在大唐时期。”
“有,还不少。”具体的萧然记不住,掏出手机查了一下。
“有,贞观十六年,渊盖苏文杀死高句丽荣留王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莫离支”摄政。这一行为引起了大唐的关注,大姨父认为其有不臣之心,对大唐在东北亚的统治秩序构成了挑战。”
“后面大姨夫你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虽然没有失败,损失也不算大,但是没有打下来,拿下不少城市,但是大唐军队撤离,这些城市肯定又白打了。”
“在蛇水之战中,渊盖苏文使唐军沃沮道全军覆没,并杀死了庞孝泰及其13个儿子,给唐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哼!朕肯定是不能留下高句丽了,以后哪里只能是大唐。”李世民看向旁边的张阿难,“给高句丽回信!”
张阿难找来纸笔记录。
李世民这才说道:“朕承天命,君临大唐,志在四方,唯求海晏河清,万邦咸宁。”
“昔隋之百姓,亦华夏苗裔,血胤相连,岂容轻忽?高句丽昔日所为,致生灵涂炭,罪业昭彰。”
“今虽言称臣,然空言无凭,未足表诚。若王能亲赴长安,携举国之诚,献土归命,此诚顺应天意之举,朕当待之以恩礼,许汝等生路,使高句丽与大唐融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