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哥还在县学时,要学六艺,其中一个就是骑马。”杨标回忆道。
“骑马?就是大将军骑着的马?”杨林在茶馆门前听 说书时,看到茶馆墙壁上绘的画里有骑马的将军。“骑马是不是很威风?哥会骑马,也就能上阵杀敌了。”
会骑马的就能上阵杀敌,杨标被弟弟的脑洞弄笑了。不过想当初自己也是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要说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那倒是不至于,但失去了部分初心和梦想是真的,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现实和务实了。
吃完饭,杨标对小张氏说,“娘,我想做点东西出去卖。”
“标哥儿想好了做啥了。”小张氏用的是肯定句。
“嗯,做凉皮,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做法很简单,娘也容易上手。”
“凉皮?”小张氏没听过凉皮,更听不懂什么是技术含量,但她就是无条件信任大儿子。
“对,凉皮,等会我做出来,给大家尝尝。”杨标不知道古代人会喜欢什么吃食,哪种口味,凉皮做出来会不会受市场欢迎,这些都是未知数。还是先做出来试试,不行再另想出路。
在现代时,夏天没有什么胃口吃饭时,也会手工做点凉皮、凉面之类的给一家人换换口味。
说干就干,先称四斤凉水,两斤面粉,二两小麦粉,一点细盐,加入凉水(倒一半的水)搅拌,搅拌到没有疙瘩,然后将剩下的水加入,边加水边搅拌,一直没有疙瘩,放一旁醒两刻钟。
醒完后成了面浆水,加水稀释,再放点盐搅拌均匀。让小张氏去生火烧水,水烧开,将竹编簸箕表面刷上一层油,将搅拌好的面浆水,用大木勺舀进簸箕里,然后锅上盖蒸个…不知道怎么跟小张氏解释蒸三分钟,中小火是知道的,杨标挠了挠头,对了,点香啊,一柱香三十分钟,古代人动不动就烧香,祭祀烧、逢年过节烧…
上次奠基仪式还留有不少香,赶紧去里屋拿了一根香出来,用指甲印了几个痕迹,对小张氏说,“娘,香要烧到这里,凉皮就蒸好了。不看香,见里面鼓大泡也是蒸好了。”
蒸凉皮就交给小张氏,杨标把另一口锅洗干净,生火后,往锅里倒入干净的水,将之前在药铺里买的陈皮、八角、小茴香、花椒之类的调味料煮一刻钟,做成料水。
有点遗憾,没有辣椒,不然这味道美的没边了。大蒜用石臼碾碎,加点盐,防止变质,生姜去皮切成末,大蒜和生姜比例七比二,加入凉白开搅拌,就成蒜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