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些许风霜罢了!何足挂齿。”】
—————————
【盘点继续!】
【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魏王李泰亦被废黜,唐太宗改立仅存的嫡子晋王李治为储君,不久又担心李治“懦”,又欲改立李恪为太子,遂私下与长孙无忌提及立李恪为太子!】
【称他“英果类我”,但被长孙无忌以李治是守成良主且储位不宜更替为由劝止作罢。李恪被罢免都督后,仍在安州任刺史,但终太宗一朝没有复任都督。】
【永?四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夫妇谋反事发,房遗爱为求免死,诬告李恪也谋反,长孙无忌以吴王涉及谋反案为名,将其绞杀于有司之别舍,葬于高阳之原。李恪临死时大呼:“如果社稷有灵,长孙无忌将遭族灭!”】
【李恪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无数的悲剧,众人只看到了他是唐王李世民的儿子认为他这一生都将会是前途无量,但实际上呢!纵使他有着成为一位明君的资质。】
【但他身上的血脉早已决定了,他没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在兄弟们眼中他是一个可能抢夺自己皇位的人,在大臣们的眼中,他是一个有着前朝血脉的余孽………他这一生如履薄冰,只能往前走,只要停下就是一个死。】
【但是也许是老天爷垂涎他,他的孩子并没有丢他的脸!长子李仁前半生因父亲获罪流放岭南,颇多坎坷。后在武后、中宗两朝,历宦多任,颇得宠信。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广益二州大都督,受封成王!】
【与节愍太子李重俊、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景龙政变,诛杀武三思、武崇训,后又欲杀韦后,事败被害,时年六十二岁。《旧唐书》言其本名“仁”,因武则天赞语而更名“千里”;墓志言其表字“仁!】
【盘点结束】
—————————
李世民:“没想到啊,恪儿的后代居然还有这等能力,可惜了呀………不过!媚娘!??为何你一个妃子的话会被记在史书里面?等一下女皇帝?难不成!”
李世民整个人都麻木住了,他实在无法想象媚娘是怎么登上这个皇位的?自己的儿子,难道连一个女人都压不住吗……….
吴王李恪:“孩子呀,是父亲对不起你如果不是父亲的话……..你又怎么会被流放,白白受了如此多的磨难!”
—————————
(奏书已经承上!还请各位皇帝们批阅一番,如果有什么不喜之处可以说出来,我一定马上就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