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做了大量功课的,他也熟悉张骞的故事,知道东南是有商道可以进入印度地区的。
按照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认知,后世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存在着许多城邦式、村寨联盟式、以及部落联合式的小国,这些小国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中原王朝的朝贡国。
但是在蒲甘国王阿朗悉都看来,这些小国都是被自己和父祖们征服了的,应该向蒲甘王国朝贡,属于蒲甘国的附庸。
先前在金齿城的冲突,阿朗悉都也认栽了,毕竟那里的山林蛮荒之地,中原占了也就占了,并无损蒲甘国分毫,实在是这个时代,对疆域边界的概念非常模糊。
但山士奇领兵进入香柏城,这个举动让阿朗悉都十分愤怒和委屈,天朝上国未免也太霸道了吧,我的藩属国也要打,那下一步是不是汉军就要奔着蒲甘城来了?
香柏城就在丽水的中上游,一旦这里丢失,只要汉军乐意,还真的可以顺流直下蒲甘城的,所以阿朗悉都愤怒之下,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他派大将蓬塞耶领兵北上,想要逼迫山士奇退出蒲甘国的领土。
蓬塞耶领王城兵马两万,一路纠合兵力,集结了超过两百头大象、合兵五万,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香柏城是大理国时期、大理商人对此地的称呼,本地土着则称为“勐养”,也就是历史上明朝在此地所设的孟养宣慰司的那个孟养。
山士奇这一次带来的八百骑兵,其中有五十名党项人,一应披挂齐全,全员列装三眼铳和手雷,属于平定大理国汉军中的精锐。
得知阿朗悉都居然派大军前来,山士奇这一次是真的怒了,老子奉云南宣抚使之令,前来与诸藩国沟通,你他娘的居然想下黑手?当真不晓得中原王朝的天威么?
连续派出斥候以及本地向导探查了情报后,胆大的山士奇决定对这一支蒲甘军发起一次偷袭,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香柏城南部的丛林中,蓬塞耶带领着大军行进,他又想起了出发前国王那一番让他颇觉得被约束了的要求,既要将中原军队请回去,又不能惹怒了中原王朝,以免引起汉人那睚眦必报的报复。
阿朗悉都平定了国内孟人族群的叛乱,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蒲甘国内大致安稳,这让军队多少也有些松懈了,毕竟放眼望去,周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蓬塞耶在国内的职务,有些类似中原的太尉、太傅,他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向中原展示一下蒲甘国的强大,从而让蒲甘国获得与中原王朝对等的谈话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