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父皇上报,那时候就是咱们俩一起挨训斥了。”
他低声说:“唐叔父去河西巡视军马场,得了删丹县一头乌孙马,说要送给我,我便转送给你,当作赔礼,如何?”
周继祖顿时喜笑颜开:“一言为定!”
高量成被迁徙入京后,王伦特许他继续搞赛马事务,周继祖休沐时曾去看了几场,便喜欢上了乌孙马。
只是乌孙马长途运到中原售卖难度稍大,也就韩世忠军中列装得最多,周继祖也想要大宛马,但那是千金难求的宝马,反正他是既买不起也养不起的,那就退而求此次吧。
这次事情之后,唐斌便主动与王闻说起,若太子愿意体察民情,还请提前通知,臣下派人跟随,定会护得周全。
唐斌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觉得储君愿意去民间走一走,这是好事,王伦就是起自民间,所以当政后深知民间疾苦,一个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皇子,对于百姓而言未必是有利的。
尽管能够接触到的民间情况有限,但王闻还是对一路所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他也开始学着以储君和未来帝王的角度,思考着自己遇到、看到的一切。
也就是这一路上的见闻,让王闻对王伦所说的那句话,“朝廷的任务是为天下托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再次回到开封府地界、看到官道上仍旧来往不断的商队和行人,被唐斌要求坐回马车里的王闻,盯着两旁百姓们的冬衣若有所思。
他注意到有些人穿着厚实的棉衣,整个人仿佛虚胖一般,看上去就很暖和;而有些百姓仍旧穿着数层单衣,臃肿得有些怪异。
这几年北方的冬天愈发干冷,少有降雪,西北地区的干旱也愈发严重,故而洛阳府变得愈发重要,朝廷不断从南方抽调粮食,以补充关中,金富轼就奏请朝廷,希望在洛阳府多修建几座大型粮仓。
王闻看到一个挑着担的行人,大约是走得热了,便将外衣脱掉,搭在扁担上,露出了内里穿着的一件粗布单衣,那衣服的两肩上缀满了补丁,那人额头冒汗,蒸汽腾腾,一面走一面笑着同身后的同伴说笑。
王闻忍不住看向了盖在腿上的毛毯,那是宁夏行省的特产,由羊毛纺织而成,洁白厚实柔软暖和,他手中还捧着个暖手炉,便这样仍旧感觉车厢内的一丝凉意。
王闻变得沉默了起来,他现在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何要派楚国公不远万里远征西域,也理解了父亲为何要执意从陆、海两个方向探索前往印度的道路。
因为西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