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因为一旦可萨突厥汗国被抢掠得西迁之后,空下来的土地又不能被汉军实际占据,还得分配给投向朝廷的诸部落,万一哪个部落发展壮大,自己岂不是成了中原的罪人?
所以高宠也决定在这里搞奴隶贸易,先打服了这里的部落头领贵族们,然后逼着他们与汉军合作,这样一来人口也就成为一种商品了。
王伦想要建立一个相对公正的国家,想要给予百姓们基本的人权,但仅仅限于中原王朝内部,也就是汉人以及主动配合汉化的诸多民族。
他的政治理念被解读为皇帝要推行“内圣外王”,那么在外领兵的将领们就都明白该怎么做了。
故而高宠便决定与关胜联手,对咸宁海、里海之间的部落、城池发起一次南北夹击的抢掠,顺便让这里的康居人重新认中原王朝为宗主。
洪武十五年的战事,仍旧集中在日本、西域、大理国三个方向,日本由于彻底丧失了制海权,国内的制度还没有适应大规模的战争,故而整体处于弱势的防守方,面对稳扎稳打的汉军,毫无还手的机会。
西域方向,韩世忠在努力消化北庭都护府,岳飞在积极维护安西都护府,史文恭重点扶持于阗国,期望于阗国全面向中原看齐,从而将汉文明的影响力不断扩散,从而完成对喀拉汗国的再覆盖。
所以三个战场的重点,就放在了大理国。
鄯阐府的高量成非常煎熬,卢俊义以骑兵开路,推进速度极快,目标又直指自己所代表的高家和姻亲赵家,三十七部蛮内部分裂,只有一小部分愿意站在高氏这一边,共同对抗中原这个强大的敌人。
然而这一次的汉军实在是太棘手了,由于地形原因,汉军与大理国的战事规模并不大,主要以山地战居多,卢俊义这个最高军事指挥官不在后方指挥,而是亲率骑兵在前冲锋,靠着武力值硬冲,打得大理国毫无阻挡之力。
作为跟随着孙安从江南杀到辽东再杀到朝鲜的宿将,鲍旭、项充或许指挥不了大规模战斗,但数千人规模的战事他们可实在太熟悉了。
鲍旭在辽东、朝鲜可都是经历过山地作战的,在适应了大理国的气候之后,说动了罗伽部,鲍旭就领兵突然出现在了罗伽湖北岸。
罗伽湖就是后世着名的抚仙湖,距离河阳城也就是后世的昆明相当近了,这么一支突然杀出来的汉军,惊得高量成连忙分兵阻拦。
如果只有一路汉军突入,以高、赵两家再加上部分愿意合作的蛮部,高量成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