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自发参军,鼓励草原牧民向西迁徙。
实在是后勤补给线太漫长了,高宠与关胜带领的数千汉军,后勤消耗比安西都护府驻军还要大,西域的道路驿站体系不比中原,每前进一百里的粮草消耗都是更加巨大和夸张的。
所以高宠的主要活动方向在咸宁海北部,关胜的活动范围则在咸宁海南部以及里海东部,以抢劫为主,并不实际占领。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西辽帝国短暂存在和覆灭、花剌子模崛起、蒙古与金国的战争,西域的草原也变得极其混乱,葛罗禄、康里人等,便与乃蛮、西迁克烈、北迁悦般、转为游牧的康居、跟随耶律大石进入西域的黑契丹等诸多部落组成了一个部落联盟。
这个部落联盟在蒙古帝国时期就形成了钦察汗国,并大致形成了总称为钦察人的族群集合。
而在这个时间线里,耶律大石没能够西进,重新崛起的汉军迅速重返,再次完成了对西域的征服,葛罗禄、康里这两个大部落便没有加入北方那个松散的部落联盟之中。
高宠的主要对手,仍旧是西乃蛮、北悦般、康居、康勒、突厥、萨尔玛特、克普恰克人等,大致就是《史记》《汉书》中的“奄蔡”国地,亦即《北史》记载的“阿兰”部地。
可以说唐朝攻灭西突厥之后,突厥人散落到了西域各处,汉军每向西推进一步,总能看到突厥人的影子。
尽管突厥人族群中最后一支有影响力的势力塞尔柱王国已经被岳飞打得名存实亡,但朝廷还是将突厥人认定为中原的敌人,这就属于妥妥的虚空立靶了。
一个再烂的借口也是借口,高宠就打着“突厥不服王化”的名义,不断对咸宁海西北地区发起掠夺式的进攻。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向汉军投降的就是康勒部。康勒部属于克普恰克人中的一个大部,原本游牧地在天山以西、夷播海以东,同乌孙人是近邻。
在韩世忠进驻亦列河谷时,曾经与可萨突厥人交战数次,最终这里的可萨突厥人被迫改名为乌孙,康勒部的生存空间就此被压缩,本意是向西迁徙,但是岳飞在河中地区迅猛推进,康勒部不敢向乌浒水方向进发,转而向葛罗禄部的北方和西北迁徙。
刚刚来到咸宁海北部的康勒部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高宠就气势汹汹地杀来了,这里也生存着十二个自称乃蛮的小部落,是从金山北部的乃蛮部分离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然已经分家,就是跟着高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