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匆匆赶来。
收到金兵东向的消息,秦明也领兵向张清部的方向追了过去,双方都在寻找着决战的机会,朔州毕竟也是坚城,秦明等将领并不愿打攻城战,故而迫切地希望金兵出城野战。
完颜宗翰也同样不愿意据城而守,更加不愿意用士卒性命堆在雁门关下,于是董平的巡防区内的厮杀,就逐渐演变成了两军在河东方向的最大规模的战斗。
可以说秦明和完颜宗翰都不约而同地用“增兵”的战术,向着应州西南汇聚而来。
战场上的完颜习室并不清楚身后已经来了两股援军,一个敢冲敢杀的董平已经够让他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枪法同样不弱、而且还会一手飞石的张清,顿时让他格外难受。
合兵一处的张清,仍旧以董平为锋矢箭头,旁边又多了个“中箭虎”丁得孙。
丁得孙此前驻守在绛、慈二州之间,一旦前宋西军不肯归降,他就要领兵渡过黄河攻占潼关的,但好在他并未接到命令进入关中,仍旧留在了河东。
丁得孙使得一手好飞叉,他又练了一都骑兵,皆善抛掷飞叉,因为梁山时代缺乏重骑兵,丁得孙那时便觉得,若能以飞叉攻击辽、金、西夏具装骑兵最薄弱的头部,或许可以建功。
在这种思路下,丁得孙开发出了飞叉的新玩法,在飞叉前端装上火药竹筒,点燃后让有臂力的士卒投掷出去,一旦叉中人或者马,必然能够爆炸造成二次伤害。
新汉虽然对军器监大力整顿,但一些技术上的小问题仍旧限制于时代科技的发展,比如手雷的引线。
战场上很容易出现投掷兵瞄准敌人集群投掷后,爆炸不一致,让敌骑有机会远离,从而导致杀伤力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丁得孙虽然搞了创新,但他的这个小战术很难在战场上推广,飞叉本就有重量,再加上捆绑的手雷,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就太高了。
所以他这一都飞叉骑兵,算是平阳都督府的特殊兵种,在混战中却发挥了奇效。
骑兵对冲,汉军往往用三眼铳,接战三板斧砍过去,然后三眼铳就变成了铁骨朵,在骑战中很难进一步发挥出汉军火器的优势。
而丁得孙这一都飞叉骑兵,皆是臂长力大之士,飞叉投掷并不直接对第一波敌人,而是通过抛物线,攻击最前列敌人的后方,攻击范围可以达到四十步左右。
这个距离手雷已经爆炸,己方战马冲过去并不会受到影响,也正是对骑兵的素质要求过高,所以丁得孙只练出了百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