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们俩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深得我心,实为知己!”
谭晓谦虚一礼说道:“将军过奖了!”
李安然说道:“贤弟,你确定么?”
李安生点了点头说道:“兄长,我从来不拿国家大事开玩笑,所有的决定均是深思熟虑过的。”
李安然点点头说道:“行军打仗我不如你,亦不如谭晓,你们既然两位高人都决定,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但兹事体大,需要上报京城皇宫么?”
李安生摇摇头说道:“兵贵神速,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此理。一来时间紧迫,咱们不能等这一来一回十几二十天,二来我们不能走漏半点风声。从此刻起,只有天知地知,咱们四人知,其余的人也许听到我们安排时会知道一部分,可是他们不会知道全部,也不知道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是哪座城池。”
谭晓说:“将军既然早就想过了,可有何计策?”
李安生说道:“正好我说出来你帮我把把关。在我们云州府,西北江边也有水寨,水寨内有几百艘船,我要精挑细选出二百余艘,每艘船上可以乘一百余人。目标是三万精兵,因为毕竟灿城有五万兵马。”
另外我会把坏旧之船,例如长满了青苔的船,排在水寨最外面以掩人耳目。接着在云州的正北方向迁徙民众,让民众往南撤离,然后找几十个人装得哭哭啼啼,以麻痹对方军心。再来会在东边假装大张旗鼓,准备应敌,集中力量在此处。到时直接把集结在此处的精兵,在夜里突然转移到西南水寨中乘船,渡江进攻灿城。”
谭晓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此计虽好,却未尽极致。我所学的兵法一定是要去到尽头,竭尽所有。首先,三万精兵一起渡江难免会被对方发现,比较难办,毕竟有二百余艘船一起行动,到时候下游江面会发生变化太大而被发觉。我建议一百五十艘船以内,咱们只用一万五千或二万的精兵去攻击灿城。登岸地点最好设定在桥口与灿城之中间位置,甚至稍偏向于桥口,就算被灿城发现,也以为我军是去攻击桥口。”
“另外此江虽宽,但是船只来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船只返回南岸运送第二批精兵过江。第二批兵佯装攻击桥口,桥口的兵士便会死守,然后灿城会派出援兵去桥口,灿城兵力大减。此时第一批精兵正好乘此良机进攻灿城。”
“而此时第二批精兵埋伏在灿城到桥口的必经之路,等灿城援兵到来的时候,伏兵四出,必然能将灿城兵马打溃。”
李安生听着摇头晃脑,拍着桌子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