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测试结果,"立刻投产,替换所有库存弹药。"
射速问题则更为复杂。叶明苦思数日,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预装弹筒"——将定量火药和弹丸提前装入中空的木筒,使用时直接倒入铳管,省去了称量和分装的步骤。
"装填时间缩短了一半!"老赵试过后惊喜道,"就是木筒加工太费事。"
"用竹筒。"沈清提议,"中空竹节正好做容器,成本还低。"
叶明眼前一亮:"好主意!立刻去收购竹材,挑壁厚均匀的。"
改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安阳城却暗流涌动。接连几日,陈瑜都报告有可疑人员在工坊区周围出没,甚至有人试图贿赂守卫。
"北燕吃了火器的亏,现在想偷技术了。"叶明冷笑道,"不如将计就计..."
他授意沈清准备了一份"特别配方",里面故意夸大蓝砂的用量,并加入会导致金属脆化的错误步骤。这份配方很快被"不小心"泄露出去,落入北燕间谍手中。
---
一个月后的清晨,叶明正在校场测试最新改进的"暴雨铳"。这种新型火铳采用三管轮转设计,预装三个弹筒,通过旋转铳管实现连续射击。
"砰!砰!砰!"
三声连贯的爆响,百步外的三个木靶应声而碎。围观的工匠们发出惊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连发火器!
"冷却还是问题。"叶明摸着发烫的铳管,"三连发后必须冷却半刻钟。"
"大人!"其其格匆匆跑来,"边境密报!"
密信是顾慎亲笔所写,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完成:"北燕新建'火器营',仿制我破甲铳,但试射时多炸膛。赫连勃勃怒斩工匠十余人,现派死士潜入安阳,欲劫持周老师傅..."
叶明眉头紧锁——果然中了圈套,但周老铜匠的安危...
"加强周府守卫,再派暗哨。"叶明下令,"另外,通知顾将军,新式'暴雨铳'和蜡封弹五日后运往前线。"
回到衙门,叶明发现沈清正在等他,手里捧着个木盒,神色异常兴奋。
"大人,您看这个!"沈清打开木盒,里面是几支造型奇特的箭矢,箭头上装着金属小瓶,"按您说的'集中火力'思路改进的,一瓶可装二十粒铅丸,爆炸后散射如暴雨!"
叶明拿起一支仔细端详。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霰弹枪吗?他眼前一亮:"射程如何?"
"百步内覆盖面极大,专克轻骑兵冲锋!"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