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货的力夫。只是这些人大多都是身裹兽皮,极少有着麻衣者,且普遍比汉民身高矮一些,脸大而平,塌鼻小眼,叽里咕噜的说着贾诩听不懂的话。
而在长亭边不远处则是一排矮小的竹制草屋,说是屋,其实都算抬举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只有三面墙的窝棚,其中左右两面墙都只有一半。在这些棚中,也是挤满了不少“人”。不过,这些“人”比起贾诩看到的长亭中的人还要矮小,犹如汉民中十一二岁童子般身高,脸型虽不再是扁平脸,但却是尖嘴猴腮,看着是三分猥琐、三分邪恶、三分狠戾、一分像人。其中更有甚者,毫无廉耻,竟就在那窝棚之中当众交和。这一幕看的于禁、贾诩、孙策等第一次登岛之人,那是目瞪口呆,厌恶非常。
不过贾诩毕竟曾经也算是从流民、匪寇中自我求生出一条路的人,阅历自然比起于禁、孙策更加丰富,第一个新国神来,眉头一皱,便问身旁的周瑜道:“周都督,那些身如稚童,露天媾和,尖嘴猴腮只一分像人的东西就是主公极为厌恶的倭奴国人?那些塌鼻小眼、脸大扁平的人就是三韩渡海而来的三韩部族之人?他们挤在此地又是为何?”
周瑜听到贾诩发问,先是厌恶的瞥了一眼远处的倭奴国人,这才道:“军师明鉴,那些正是倭奴国人。这些人未受教化,无有礼义廉耻,向来如此,而且这些倭奴国人尤喜食海中之物,因此在这临近海边的港口之地,结竹庐而居。之前因不知大将军如此厌恶这些倭奴国人,所以瑜便仍由其在此自生自灭,现在既然要对付倭奴国,这些人便留不得了。”说罢,周瑜看向长亭方向继续介绍道:“至于这些三韩部族之人,倒是都居于岛中内陆,因瑜麾下兵卒有限,因此这些三韩之民便靠着为我军舰船卸货,换取些粮食、布匹或是饰物等。今日聚集于此,应该是见我舰队靠岸,想来此帮忙卸货。”
听到周瑜如此介绍,贾诩总算是对这岛上之事有了个大概了解。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座周瑜占据的军港岛屿,只是岛上有一些渡海来到此处的三韩之民和倭奴国之民,三韩之民喜欢居住在内陆,喜食陆上之物;倭奴国之民喜欢居住在海边,喜食海中之产。三韩之民体格强于倭奴国之民,因此成了驻扎于此的汉军力夫,而倭奴国之民身材矮小不说,还无有廉耻,被驻军所不喜,仍由其在海边搭建窝棚自生自灭。
了解清楚情况后,贾诩心中开始盘算起来,既然何彧如此痛恨倭奴国人,那他该如何按照何彧的要求惩治这些倭奴国人呢?
正想着,却不料一旁血气方刚,在船上才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