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口道:“征西将军,老夫三人向来生活于山野之间,闲暇时不过做赋吟诗,研究研究先贤学问,消息闭塞,对于天下大势的了解肯定不如在座的各位朝堂诸公,将军何必来问我等三人?我等又哪里能说清天下大势相关之事呢?”
曹操闻言,知道这是庞德公的推脱之言,正要继续发问,却被一旁坐在右手边第一位的刘备拉住:“哎~,孟德兄,三位先生所言也是有理,何必为难三位先生?不过既然三位先生长居荆襄之地,那肯定对荆襄之地十分熟悉,不如三位先生说一说荆襄附近的形势,可能会更加有准确?”
庞德公三人见刘备笑眯眯的出来解围,还以为这个敏感话题就此揭过,没想到刘备接着提出一个更加让三人头大的问题,这也让庞德公三人看出来了,今日这场会面,何彧就是有意要刁难他们三人,不然一个朝廷的征西将军,一个主管皇室的宗正,何必来为难他们三个乡野村夫?
庞德公三人心中感觉既愤怒,又无奈,还有几分憋屈,毕竟何彧不同于其他朝廷重臣,既是天子之师,又手握朝廷兵权,若是想要败坏其名声来报复,何彧连如今天下文脉正统的孔家都能下狱治罪,他们还不如孔家,怎么可能斗得过?更别说其手中兵权,到时候将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踏平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因此,三人眼神交流一番后,依旧是庞德公对何彧大礼拜道:“太傅大将军!老夫三人平日里只是做赋吟诗罢了,对于天下大势既不敢,也不会,更不知!还请大将军明鉴!”
“哦?原来如此,那就好,尔等三人既然名扬荆襄,就该给荆襄学子作出表率,要么隐入山林一心治学,要么入仕朝廷,为大汉天下谋划,这才是正理,不然一旦卷入天下之大势,连累家族及后背就不好了,三位先生以为然否?”
听到何彧这番几乎是警告一般的话语,三人中庞德公、黄承彦还好,附和点头应是,只有司马徽心中则有些心虚,跟着庞德公、黄承彦两人附和后,一直阴沉着脸色,微微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眼见敲打已毕,何彧才真正开始谈起了庞德公三人感兴趣的话题:为何要将太学改为国学院,洪都门学改为大汉学院,为何要成立兵学院。
“...这国学院的‘国’字,非指大汉一朝,乃是指我华夏始祖,在这片土地上建国开始,代代传承的‘国’!因此国学院主要修习先贤之学、史学,传承先贤之精神,宣扬先贤之思想,此乃国朝、民族代代传承之基,不论沧海桑田之变幻,这片土地上的精神、思想将会永存!这,也是本将将太学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