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平这些年来的清明治理也让更多百姓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
没听说过迁移来的百姓,与这里当地的百姓谁吃不起饭,沦落到穷困饿死的地步。想当年,若没有从山西迁出,依旧守着那几亩薄田,承受着大户的盘削,日子想来不会好过。
当看到朱允炆从玉辇内挥手时,无数百姓激动落泪。
朱允炆对沿街的百姓招了招手,对马恩慧道:“捂了这么多年,人心总不会冷。事实上,百姓比谁都明白,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如明镜。世上有一杆秤,这秤砣,就是老百姓。若是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与人心,这秤砣会向外滑落,然后掉在脚面上。”
朱允炆暼了一眼马恩慧:“皇后这话有点大胆啊。”
马恩慧轻轻一笑。
马恩慧连连点头。
大内皇城坐落于整个北京城的正中央,相比南京皇城偏居城东不同,更有着一种“君临天下”、“身居中央而御极乾坤”的意味,更符合皇家礼制。
整个皇城周十八里余,内宫周六里十六步,宫廷前庭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全新营造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谨身殿之后是乾清门,过了乾清门便是内廷,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帝后寝宫,后廷还设置了东西六宫,酒房、内监各司房、膳房等。
这座城,将成为大明进入鼎盛时期的见证者。
朕要在这里,踵事增华,开辟大明伟业!
朱允炆完成了迁都,接受了文武官员的大朝拜,并于次日
面对一众耆老,朱允炆频频举杯,一是为顺利完成迁都伟业庆贺,二是为大明耆老祝寿。
“皇上来了就不会走了吧?”
朱允炆含笑,道:“这里是大明帝都,朕能去何处?日后子孙后代,都将在这里发诏令于四方。你们都是有见识的,可要记住,留给子孙再多家产,也不如留给子孙一身学问与本领。日后的大明,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大明,家产多只能是个富家翁,想要为朝廷做事,还是不能没有学问。”
耆老们听闻,多数只当了玩笑话。
夜深沉时,一干耆老多有醉态,宫外早有家人等待接回。
陆文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东家,皇上怕是有意破一破奢靡浪费之风。”
陆文有些担忧:“皇上说留给子孙再多家产的话,是否是提醒遗产税将近?”
“可如今呢,不少商人出行颇有气派,丝衣华裳不说,带伙计不说,还携美同行,妻妾跟随,中途住的全是上等客房,吃的全是山珍海味。奢靡不仅坏朝廷,同样坏徽商。明日开始,是时候将徽商中老人召集起来敲打敲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