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大的因素,便是缺钱。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内库是皇帝私有财产,严格来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画蛇添足!
这是朱元璋的原话。
所以明代初期的内库,实际上是国库。
到了朱允炆时期,国民经济已经有些糟糕了。
没办法,钞票不好使啊。
在朱允炆时期,朝廷财政有三百万两白银已经算是不错了。当然,若是将粮食折合银两的话,其收入还是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你说军屯,辽东、甘肃等一些地方,哪里种地去?还有一些关外城池,海边卫所,根本就不具备屯田的条件。
各地卫所军屯确实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粮食,可并不能解决全部的口粮。
尤其是那些王爷、皇亲国戚,一个个生孩子的本事也不小,自己领一份口粮,老婆孩子也要领,领的钱比内阁大臣都多几十倍。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只要再和平发展上几年,大明的经济还是可以好转的,只不过,现在的格局,真的可以实现和平吗?
朱允炆拿不准。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若是不能解封工商业,让朱允炆只靠着农民地里的产出让大明变得富庶,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朱元璋痛恨商人,甚至下达过“不事生产者,皆可捕杀之”的命令。在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商人地位最低的朝代,便是明朝!
在明初,只有军籍、农籍、匠籍等,根本就不存在商籍。
想要改变这个国策,最大的困难不是已经躺在孝陵的朱元璋,而是儒家“重农抑商”的思维。
商人?
都给我待在土地上,拴住,这样才好管理,不是吗?
这或许是当下时代官员的心声。
大明商人有的是方法,比如说挂靠籍,先买一块地,说清楚,自己是农民,俺是种地的,但至于我为什么经商了,难道开辟点副业都不允许了吗?
这种披着一层皮的商人集体,成为了明代经济的重要推手之一。
朱允炆清楚,商人必须得到合法化,这是释放市场能量的关键。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朱棣要入京了。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朱允炆接受过马列主义,知道“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怎么写的。
商业的事暂且放下,朝堂的建设才是当下最紧要的。
这些勋贵集团,又往往是勋贵二代。
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但在三年前已经病死了。
几天来,朱允炆一直研究五军都督府的改革问题,统军机构若不变革,强军梦,便很难实现。
朱允炆的目光紧盯着架构图中的左军都督府事位置,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