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被李洧川发来的这话气笑了。
收回思绪,目光继续落在他发来的消息上。
下一秒,他又发来一条消息:
那我给你看看呐,那真出现这种情况,那这俩人中间应该有一个确实是有病的,这个事也就喜来乐干过。
所以才会说:医不叩门,师不顺路。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那为什么明知道对方正处于或者将来会遇到某个问题,师者不能顺便指点一下呢?
因为你不信呐。
大街上有个老头拦住你,跟你说:“你明天不要出门,不然会掉下水道里去,”
你会怎么想?
你肯定会想,死骗子,咒我。
但国人就算你再不相信这些,有这么一个老头,跟你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心里多少也会犯嘀咕。
于是第二天,你虽然还是出了门,但你也会格外小心。
并且由于你的小心,你就真的没有发生意外。
于是晚上回家,你又想起昨天那老头,心里又骂了对方一通,果然是骗子,还好老子机制,没上当。
你说这老头得多冤呐,他好心提醒你,帮你躲了灾,你不领情不说,还被骂了两通。
大家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多数时候都是撞了南墙,诶呦一声,才反应过来是自己错了。
而当你主动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的时候,你肯定是相信医生的。让你化验你就化验,让你禁食,你连唾沫都不敢咽。
同理,当你主动找了一位先生帮你看事情的时候,才是对方介入你因果的时机,但介入时机并不是以是否是求事者主动,为判断依据的。
比如你看见一个小孩掉水里了,孩子在水里扑腾了,那就不能等孩子主动求救了。
此时你救起孩子,他只会诚心地感激你,这也是功德一件。
不然妥妥地见死不救。
所以主动并不是判断的标准。
对方是否心诚才是。
所以故事里才会有某位得道高人,指点一位偶然遇到的朴实农民,或者给了对方什么东西。
帮助对方躲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哪怕是对方诚心,主动来寻求帮助,也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付出代价。
世间万物皆为等价交换,求问者付出了钱财,收获了建议。
答问者收获了钱财,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东西,所以有些时候,对方也不一定就愿意赚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