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平静地说,“您只需提出您的疑惑,我今天请您到这里,纯粹是为了向您学习,完全没有那种摆出权威压制您的心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方面,这句话给姚广孝消除了心中的疑虑,确保不会仅仅因为身份的关系,他就感到需要遮遮掩掩;另一方面,则给了姚广孝一定的尊重:大和尚昨天在他放走之后独自一人来访,这本来不是一个应该去诏狱这样的地方的理由。
当然,对于徐允恭来说,他也非常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诏狱不是理想的环境;一想到它的名字就有种寒气四溢之感的场所,普通人最好是尽可能避开。
但他看到人家特地赶过来,尽管下着蒙蒙细雨,这明显是在寻求解决之道。
因此,用“请”这个词比直接表明他是主动寻求建议更为礼貌和得体。
在旁,胡柯则轻轻地拿起他的茶杯,这个动作显然暗示他应该暂时保持沉默,让姚广孝随意表达。
"我们先讲魏国公吧。
他是大明朝中首屈一指的功臣,同时也是建国初最重要的功臣。
自滁州战役起,他就已经成为最为出色的战争将军, ** 北敌,在将张士诚势力根除之后,又清除北元势力,收复燕云地区长达数百年的失落。
他的功绩在大明朝历史上无人能及。
如此辉煌的战绩,让魏国公平添了几分信心,他在大明内几乎没有担忧的地方。
此外,他还扮演了一个角色,为陛下选定了一位助理太子的角色,虽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王府的殿下。
要知道,现任太子妃乃是**之子,他与魏国公共同的命运可能让很多人把这对父辈和陛下联系到一起去想。
这样一来,与我们未来的两位 **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魏国公府内外的人都可以高枕无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动机让他们冒此风险吗?”
姚广孝的话说完后,有意地略过了与徐允恭的眼神接触,而是将视线专注于胡珂的面容上。
"大师说的很正确,现在我的父亲,虽任丞相一职,却大多时间里对政治鲜少关心。
在当年我们一同 ** 的日子里,我的父亲是因为无处可逃,无奈跟着陛下共同奋战。
如果不是元廷不让他生存,我父亲也不会选择今天这条路。”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