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间内,整个应天府的天空也暗淡沉重起来,低挂的乌云像是海洋般卷起漩涡,吞没了天上的所有光明。
此时此刻,原本明亮的正午时光却黯然地好似曙光即将降临的模样。
此刻,本来还算繁华的应天府街市,被一些奇怪的天象惊得乱成了一片。
在大多数民众皆源自农耕的传统下,对于天气的变化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根据世代相传的经验与亲身经历,大家普遍知道暴雨在所难免。
但对于大明朝的广大百姓而言,这场暴雨来得好比甘霖,既不构成祸害,恰好满足了补种粮食的需求,干旱的大地迫切需要一场大雨来恢复流失的营养。
但在今日,对于那些坐拥各种机构的官老爷们——特别是诏狱内部的官员们——他们眼中的风暴即将来临,只让他们感到更加烦躁而不安。
“姚大师,无需太过激动。
应天府乃京城腹心之地,即使学生们当前占得优势,也难以维持久远。
这一次府尹的一时失策让事态恶化,但京城内还有众多强力组织密切关注,哪能任凭外力侵蚀我们的权利。”胡轲觉察到自己的计谋已然见效,停止了进一步的激将,反而非常认真地端起一杯茶递给姚广孝。
察觉到胡轲态度的变化,姚广孝并不显得为难。
作为一个直率的人,虽然心思复杂了些许,但胸襟却是异常宽广。
“我不是要在这个面前表现得如此情绪化,实在是现在的情形紧迫,不由得人心慌意乱。”说罢,姚广孝一口将杯中茶水喝尽,并且没放下,一只手捏住杯沿,转向胡轲和徐允恭,脸上露出几分怨气的神色,诉说起自己的担忧,“这件事一早就显得不寻常,能进入府学的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这些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少年们,周围的同僚多半也来自贵族后代。
他们见识广阔,手中的资源丰富,对时局的判断远超普通人。
眼下蒙古大军威胁边境,殿下生死未卜,再加上朝廷中皇权与相权之争犹自未结,各方势力暗潮涌动。
此时此刻,这批有能力、有信息又善于谋略的青年何需在此乱局之际显山露水,他们选择出手,要么不懂避风,要么纯粹为了激流勇进。”
看到姚广孝眉头紧锁,眉头间的厉色显示了其对形势的极度悲观。
“大明虽说已安宁数载,但朝廷之争从未因此消弭。
这些学生的背景虽然皆属勋贵之后,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