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异的存在,他自己都不可能跨越这个自我认同的鸿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改变世界的方式有许多,唯独让自己成为「**」之类的人绝不可行。
徐允恭行事迅速,当他得知关于胡轲的情报后,马上集结了人力,对那段时期所有的进出监禁场所的记录进行了彻底的调查。
得益于军事监察部队在组建初期便建立了繁琐而严谨的制度,现在他可以有条不紊地梳理这些过往文件,搜寻关键信息和证据,即便过程依然复杂且困难重重,但他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指向。
与此同时,在那段时间里,尽管毛骧领导下的诏狱成员多少有些懈怠散漫的态度,但这仅仅是体现在对待工作的态度而非实质性内容。
这伙从暗处行动的人物很少在工作上真正胡来。
既然都是干这等私下探查人事的工作,又有哪个人能担保在自己审视他人时,背后不曾有一股力量正默默地注视着他。
特别是在锦衣卫里浸淫已久者,则这份忧虑更为深刻。
平日在处理案务之时或许能稍事懈怠、糊弄一二,但对于那些记载在卷、供人检验的事物,则显得不太适于过度敷衍。
因此,“封绩”这个名字,当出现在下属呈交来的报告中时,徐允恭顿时双目圆睁,难以掩饰震撼。
这个“封绩”的名字不仅出现在由吏部公文汇编而成的文档中,同时也是在整理收集对胡轲言谈的摘要里,反复出现了数次。
以封绩所担任的官职而言,按理来说不该引起出身显赫世家如徐允恭的关注。
不过考虑到封绩与胡惟庸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加上胡轲曾提及过封绩这一人物,使得过去在查办案件时,徐允恭特别留心过有关封绩的情况。
没有查问便罢,稍作调查后,他就察觉到了这并非一名普通的角色。
此人原来是元朝时期豫州的地方官僚。
更有趣的是,在明军北伐期间,他还率领其所属县份的武装力量进行了抵抗。
然如此螳臂当车般的行为最终未能改变面对强大明军的局面,结果落败被打败。
战事结束后,作为叛乱典型的封绩,显然享受不到任何优待。
朝廷一纸赦令,将他贬谪至荒漠之边缘。
然而很明显,虽然封绩在心底忠于元朝,高呼与元朝共命运共毁灭的言辞震耳欲聋。
实际上,他对权力的贪婪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