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他踏入了大明的新一年。
次日清晨,李伟罕见地早起,因为今日有早朝,需要向朱元璋拜年,这是每年一度的重要仪式,与日常朝会截然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抱着凑热闹的心情,李伟时隔多日再次踏入奉天殿。在礼仪司的引导下,他跟随群臣齐声祝贺新年,朱元璋笑容满面地接受朝贺。
然而,起初兴冲冲的李伟很快便感到疲惫,繁复的礼节令人疲倦,尽管无需参与决策,但这种形式主义并不轻松。
他暗自决定,下次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了!
尽管心中懊悔,但既然来了,中途退出是不可能的,监察御史的眼睛时刻盯着。
好不容易等到朱元璋结束讲话,百官还需呈递贺表,冗长的过程让他几乎抓狂!
最后的宴会设在谨身殿,还有李伟期待已久的教坊司的歌舞表演。
李伟接过自己的红包,十贯铜钱,数额不多,只相当于他一天香皂销售的收入。
“李爱卿,如今大明百废待兴,我无法给予你过多的财富。”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陛下无需担忧,我并不嫌少。”李伟回应道。
“我的意思是,大明正面临财政困境!”朱元璋进一步强调。
“你能否提供些生财之道,速速告诉我!”朱元璋直接问道,见李伟不解,便催促起来。
思考片刻后,李伟提议:“陛下,不如让我管理教坊司如何?”
朱元璋脸色一沉,一脚将他踢到一旁。
李伟踉跄几步,不满地回到自己的位置。朱元璋的桌边坐满了开国功臣如徐达、李文忠,以及皇子朱标、朱棣,李伟的级别不足以与他们同席,他的位置与内阁的吴伯宗等人相邻,因地位不高,被安排在较边缘的位置。
然而,李伟对此并无太多在意,只要有吃的就行。
等待片刻后,宴会终于开始,菜肴丰富多样,毕竟过年期间,再贫穷也要显得大方。
望着上来的菜品,李伟有些失望,这些菜肴让他感觉像是乡村宴席,虽然食材上乘,但过于油腻。尝了一口,他更是大失所望——显然出自光禄寺的手笔。
这简直是浪费粮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武将们开始吹嘘自己的战功,攻占过哪些城池,斩了多少敌人首级。
文官们则一边鄙夷地看着这些粗人,一边炫耀他们的文学才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