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姝在信中殷切嘱托郑宏、朱和伟:“新土初定,百废待兴。当以怀柔安民为本,屯垦强兵为要。联蕃制夷,固我藩篱。教化土着,使其渐沐王化。欧洲诸夷,狼子野心未泯,切不可因一纸和约而懈怠!本宫于欧陆,亦当竭力周旋,为尔等后盾。”她深知,这份暂时的和平,是用铁与血换来的,背后隐藏着欧洲殖民者更深的忌惮和伺机反扑的野心。
**英格兰的野心与第二次英荷战争**
就在郑宏在北美巩固胜利果实,徐静姝在罗马运筹帷幄之际,欧洲的局势风云再起。英格兰,这个新兴的海上强权,其野心从未因美洲的挫折而稍减。他们从大明购买的三艘五千吨级、装备先进后膛炮的铁甲舰(分别命名为“皇家主权号”、“海上君王号”、“不倦号”)已经形成战斗力。这三艘巨舰的存在,极大地刺激了英格兰海军将领的扩张欲望,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富饶的东方——印度。
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依然控制着印度次大陆西海岸的重要据点,如孟买(Bombay)、科钦(Cochin)等,贸易利润丰厚。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对此觊觎已久。1675年盛夏,印度洋季风正盛。英格兰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率领着以三艘大明铁甲舰为核心,辅以二十余艘大型风帆战舰的庞大舰队,悄然驶近孟买海域。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伏击。
布莱克利用大明铁甲舰优异的机动性和远超荷兰火炮的射程(后膛炮装填更快、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将主力隐藏在孟买外海的一处岛链之后。同时,他派出几艘轻型快速帆船作为诱饵,在荷兰巡逻舰队眼皮底下挑衅。荷兰孟买总督范·里贝克(Van Riebeeck)闻讯大怒,认为这是英格兰人不知天高地厚的骚扰,立即命令驻防舰队司令科内利斯·特罗普(Cornelis Tromp,老特罗普之子)率主力出海驱逐。
当特罗普率领着荷兰舰队(主要由盖伦帆船组成,火炮多为前膛滑膛炮)气势汹汹地追出孟买港,进入预定海域时,布莱克发出了攻击信号。三艘巨大的明制铁甲舰如同从海平面下升起的钢铁堡垒,排成战列线,侧舷黑洞洞的炮口齐齐指向荷兰舰队。“皇家主权号”率先开火,120毫米后膛炮发射的开花弹划破长空,带着凄厉的呼啸,精准地落在荷兰旗舰“七省号”的甲板上。剧烈的爆炸瞬间摧毁了后甲板,点燃了帆索,无数水兵被撕成碎片。
荷兰舰队被打懵了。他们从未遭遇过如此凶猛、精准且射程超远的炮火。传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