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琐事都是管家在打理。”说着,他朝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地说:“回两位官爷的话,府里共有有三百余人,都是本本分分的良民,可没有藏匿奴婢这回事儿。”
李明伟目光如电,紧紧盯着方浩和管家,冷哼一声:“哦?三百余人?可我们收到的消息,贵府藏匿的奴婢远不止这个数。今日既然奉了陛下旨意前来清查,请方公子将你们府中所有人等一律召集到正堂外的广场。”
方浩只好让管家通知方家上下所有人全来正堂外集合。
不一会儿,方家人一个个从室内出来,聚集到了正堂外的广场上。
侯英与宣教兵拿着户籍黄册一一和这些人对照。
由于明末黄册制度形同虚设,侯英比对半天,竟然只有三个人在册。
侯英郁闷的将黄册一把丢到一边,说道:“连长!这黄册还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根本对不了。”
李明伟道:“那就给这些人重建黄册吧。”
侯英和李明伟都是临清府黑风荡中学毕业的,两个还是同学关系,侯英便是前文书讲的临清码头开茶馆的老侯的女儿,侯英黑风荡中学毕业后入了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民生会宣教兵。
随着民生会这两年的疯狂发展,侯英由一名普通宣教兵升为连政委,跟随席思奎来到了南京。
侯英自然对建立新的黄册驾轻就熟,很快将这三百多人登记完毕。
侯英皱眉道:“连长,方家只到家人一百二十口,但过继到方家的人口却有二百六十口人。”
李明伟随即明白了这是方家玩的新花样,朝廷要废除奴籍,方家就将其奴婢都过继到方家,成了方家的直系亲属,就不是奴籍了,也不用释放了。
李明伟问道:“他们过继的契约和保人可齐全。”
侯英道:“这些东西都齐全,我也一一问过了,这些人都是自愿过继到方家的,从他们言谈中,看不出有协迫的迹象。”
李明伟和侯英眉头紧锁,望着眼前这群所谓“自愿过继”的人,心中满是无奈。他们深知,这是海商们精心策划的阴谋,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新政推行中的漏洞。但此刻,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中存在胁迫,他们也无法强行带走这些人。
“走,去下一家。”李明伟咬咬牙,带着队伍离开了方家。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马不停蹄地清查了一家又一家海商府邸,然而情况如出一辙。这些海商像是事先串通好了一般,应对得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