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百姓只有忍气吞生,也不敢争辩,只有任他去吧!又私下听人说这是朝中摄政王向皇上建议的,而皇帝也听之不疑,便由他拟旨下发天下各省道,只是这样一来天下百姓更苦不堪言,这也是天命难违,只盼有一日皇帝良心发现,收回成命,否则以后只怕日甚一日,雪上加霜,世事艰难。袁承天听了,心想:皇帝睿智,怎么会偏听偏信,让这摄政王一己行事,这样胡来只怕必会生乱,百姓只怕要铤而走险,血流飘杵,百姓又怎是官军的对手,自己可要修书一封让人带去京城交给皇帝手中,让他想法设法制止这荒唐行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既使此时动乱,也决然动不了清廷的根基,只会死伤无辜百姓,要反清复明也非一朝一夕功夫,需缓缓图之,万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非但不成功,反而累及百姓于无辜死亡,殊非善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室山五乳下少林寺,清静无忧,林木森森,仿佛与尘世隔绝,寺中僧人一心修性悟道,不与尘嚣交往。
袁承天停下马车,将马缰系于一株大槐树,刚欲抬脚前行,忽然间四面八方涌出一十八名年轻僧人,身着灰布僧衣,各各手持木棒,排开阵式将其围在其间,其中名首一人道:“施主且请留步,你要劫走妖孽只怕要过我少林十八铜人阵,否则决无幸理!”袁承天不明所以,不知他们为何凶神恶煞般而来。赵碧儿则冷斥道:“难道这就是你们少林寺待客之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这也真是……”她下面的言语并不说出。那为首僧人道:“若是武林同道自是欢迎,若是邪魔外道前来少林寺那么贫僧便有金刚降魔手段,莫谓言之不喻也!”
袁承天听他话中有话,自然将他们两个人视为邪魔外道,便开口道:“大师差矣!我等是前来求助传灯住持,非是无理取闹!”那僧人瞥了他一眼,似乎并不相信,仍示意其余僧众手持木棍围拢上来,似乎对袁承天所说犹自不信。赵碧儿不由气上心来,大声道:“师弟与他们费什么口舌,索性打发便了。”那为首僧人听赵碧儿口出狂言,心下大怒,向余众沉声道:“摆十八罗汉棍阵,势将他们两人拿下,今日勿往勿纵!”
袁承天心中直呼碧儿不通事理,咱们是前来相求于少林,并不是来挑衅的,你怎么可以大言炎炎,不知事情轻重,现在可好,只有出手;否则便会被视作懦弱可欺。棍影呼呼,里外交叉,人影穿梭,口中呼喝,正是那闻名于世的“十八罗汉棍阵。”
为首僧人长棍一指道:“今日你们前来少林要救走魔教长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