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公子之志,令人敬佩。在这浮华世间,能遇一知己,共赏诗词,同论天下,实乃幸事。小女子虽身陷红尘,亦愿以心交心,为公子解忧。”
崔明远感激地望向裴新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多谢姑娘抬爱。崔某虽不才,但若有朝一日能有所成就,定不忘姑娘今日之谊。”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世俗偏见与身份差距都烟消云散,只剩下两颗真诚相待的心,在诗会的灯火下熠熠生辉。
在裴新儿眼里,这位书生不仅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更有着一颗不为世俗所染的纯净之心。
更重要的是,过往有钱的书生邀请伶人乐伎,总有种上位者的施舍态度;
穷酸的书生邀不起裴新儿这样的顶级花魁,便酸言酸语,说她们自甘堕落,隔江犹唱后庭花。
裴新儿还是头一回见着面对自己不卑不亢,表达欣赏又毫无色心的男子。
他们谈论诗词歌赋,探讨人生哲理,彼此间的心灵逐渐靠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裴新儿悄悄来到崔明远简陋的居所外,手中提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包袱,里面是她精心准备的一些银两和书籍。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内,只见崔明远正就着微弱的烛光,埋头苦读。
裴新儿敲了敲门,轻声细语,生怕打扰到崔明远,说道,
“崔公子,夜深了,还在用功呢?”
崔明远吃惊的抬头,开门见到裴新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激,
“裴姑娘,你怎么来了?夜深风寒,小心着凉。”
裴新儿微笑,将手中的包袱放在桌上,
“无妨,我心中有事,便想着来找你。这些……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书籍和银两,希望能对你的学业有所帮助。”
崔明远连忙推辞,神色坚定,
“裴姑娘,这可使不得!你对我的帮助已经够多了,我岂能再受你如此大恩?”
裴新儿温柔地按住崔明远的手,眼神中满是真诚,
“崔公子,你才华横溢,只是时运不济。我虽身在风尘,却也懂得‘英雄不问出处’的道理。这些银两和书籍,不过是我力所能及的一点心意,望你莫要推辞。只盼你他日能一展宏图,不负所学。”
崔明远眼眶微红,感动不已,
“裴姑娘,你的深情厚谊,崔某铭记于心。请放心,我定会加倍努力,不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