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亭指的是元焕和元祁。
元山亭疑惑的看向梁锦玉,不明白金老酒为什么打听这些。
金老酒朝梁锦玉投去一个感谢的目光,忙趁机跟元山亭宣传了一波自己带来的黄酒。
不过金老酒也是个聪明人,没有占用元山亭太多时间,而是让人赶紧去拿了两壶好酒来。
元焕冷笑一声,不满问:“他跟你什么关系,你这么帮着他?”
元山亭点头笑了起来,他们元家下面还有酒楼客栈,酒水这一块的需求确实比较大。
元山亭自然没有拒绝,几人聊着闲话往那边过去。
起先梁锦玉并没有当回事,可等她上船看到船舱里堆满的工具之后,才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可在一年后,旧格却会成为百姓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甚至连路边的乞丐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
梁锦玉见船工们正往船舱里运送物资,数量多的几乎要落不住脚了,便肯定导致那场灾难的就是元家。
元焕顿觉晦气,张口便骂道:“你他丫的会不会说话?”
“元老板你也知道我爹是做什么,我听他说以前就有几个人去旧格挖矿,后来下了一场大雨,矿洞突然就垮了,那几个人全死在里面。”
元山亭也觉得这话不吉利,但还是碍于梁锦玉的身份没好意思说什么。
元祁乐呵呵的,就顾着看元焕笑话,大概是没听进去。
从谢家船上下去,唐贤那边都已经处理好了。
回去路上,驴子哼哧哼哧的叫唤着,走一会儿就要停下歇息,怎么赶都不听。
“对了,今天我听他们说渭阳会选,那是什么?”梁锦玉想起问。
唐贤解释说:“渭阳会选就是指三年一度的商会会选。”
商贾多了虽然能增加大周税收,充盈国库,但同时也会伴随着更多的问题。
由朝廷牵头,将全国排的上号的商户都齐集在渭阳,然后从中选出一名会长,三年一换。
梁锦玉虽然才经商,但也知道贩盐的利润有多惊人,就连先帝也曾感叹“富哉!盐商,朕不及也!”
“是的,如今市面上的食盐大部分都是从谢家转手来的。平常人想要去盐场支盐,要么花巨资买通官家拿到盐引,要么就从谢家采购。产地的盐价不过二三文,但到韶州就需要六七十文,足足翻了几十倍”
难怪古往今来,都有那么多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贩卖私盐。
唐贤听到这儿,也猜到了梁锦玉的心思:“姑娘,想要当上会长,首先得加入商会。可加入商会的最基本条件是,咱们得有五家以上的铺子。”
梁锦玉乐观的说:“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