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说,联合外夷一起对付中原人,帝之凌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南蛮虽然是外夷,但是,夏人与楚人,却也不是自己人,而是两个国家,相互之间有不同的文字和文化。
四夷之中,除了西戎之外,七大皇朝对于剩下的三家的接受度可高的很。
再说了,他帝之凌派人去南蛮也只不过是去经商的,至于南蛮为什么在他们和大楚交战的期间同样进攻大楚,那他帝之凌就不清楚了。
而为了与大楚一战,帝之凌各大精锐尽出,除了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备夏唐二地之外,余下的兵力几乎都被他尽可能的抽调了出来,倾尽八十万精锐步骑,二十万水师顺流而下,举兵百万兵伐大楚。
七大皇朝,夏、楚、吴三地,水师力量向来他们的一个发展的重心。
尤其是夏、楚二地,水上力量是出了名的强悍。
夏、楚二地,一来,有天江阻拦在两大皇朝中间,天江之庞大,还要超过贯穿了苍武两朝的大河。
二来,这两地都能够沿海抵达西戎。尤其是大夏,西边几乎有一半的领土,和西戎接壤,剩下的那一半,陆地上并不艰难,但海上的距离也不远,穿过一条海峡就可以直达西戎。
而西戎之地,靠近南部的区域,相当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在海面上探出,如此的区域,形成了大面积的与海上接壤的地形,也正是因为如此,西戎是天启之中最为大力发展海上力量的。
七大皇朝,都是陆权主义强国。也只有西戎,才发展了海权主义强国。西戎五大国,便有两家是经典的海权强国。
夏、楚二地,大力发展水上力量和海上力量,完全是因为旁边有一个西戎在,迫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吴地,一来,天江的地理优势,二来,隔壁有一个水上力量强悍的大楚,这才紧跟着发展起了水上力量。
至于剩下的四个皇朝,水上的力量顶多也只是一个添头而已,每年投资在水上的经费仅占总体军费支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就算是临海的大乾和大苍同样是如此,他们两家和东夷一样,虽然临海,但周围可没有西戎这样的海上强国,自然不会注重海上力量的发展。
如大苍,他们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北狄和大武,这几家相互之间打仗的时候,都是在陆地上对掏,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怎么可能把军费大规模的投资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