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与蒙毅之间的这场激烈争论,犹如火山喷发,他们各执己见,言辞犀利得如同利剑。
而在始皇帝一言落下后,恰似一盆冰水,瞬间让这场争论戛然而止。
赵高虽心中仍有不甘,但迫于始皇帝的如山权威,选择了偃旗息鼓。
至此,这件事便尘埃落定。
然而,倘若始皇帝、李斯、赵高等人能够未卜先知,洞悉今日被释放的项梁和项羽二人,将会成为大秦帝国的掘墓人,他们一定会陷入无尽的悔恨之中。
他们或许会懊恼当初为何没有将这潜在的威胁扼杀于襁褓之中,为何会轻易放走这两个足以颠覆帝国根基的人物。
但命运的车轮早已滚滚向前,如脱缰野马,无法回头。
在蒙毅眼中,大秦帝国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厦,如今却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倾塌。
他自己也束手无策,面对这无法逆转的大势,除非始皇帝本人能够幡然醒悟,放弃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幻想。
只有当始皇帝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再执着于追求永生,而是将治国之道从严酷的刑法逐渐转变为外儒内法,收缩北地和南疆的兵力,放缓对骊山皇陵、阿房宫、长城等庞大工程的修建以及对徭役民夫的征发,与民休戚与共,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
否则,按照历史的轨迹,一旦始皇帝驾鹤西去,天下必将陷入混乱与动荡的漩涡,大秦帝国的辉煌必将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常言道“秦做嫁衣汉来穿……”,
私下里,蒙毅与项梁、项羽二人短暂相聚一番,随即便马不停蹄地继续跟随始皇帝东巡。
项羽那一番“欲取而代之”的惊世骇俗之言,犹如石沉大海,始皇帝并未耳闻。
如今,车队风驰电掣般继续巡游,沿着东海郡一路北上,穿过琅琊郡,最终在八月底抵达了胶东郡的腄县。(从南京北上经临沂到青岛)
车队之所以能这般神速地行进,那是因为始皇帝收到了冯劫命人快马转送而来的徐福密报。
原来,徐福与赵贲二人率领着出海去探寻仙迹的船队,按照原本的计划,理应在今年的四月中旬时节顺利抵达胶东郡这片土地。
可是,在那茫茫大海之中,船队彻底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一直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刻,船队才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航行轨道之上。
然而,当徐福、赵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