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上面州府下了或可通匪诬告公文想做定论。
还好新来县太爷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没真按上面州府所判。
只然后,原身作为原告就“尴尬”了,好像被遗忘一般在县牢里住了半年,然后等这新来县太爷在县里还未任职一年就被贬低另调。
再下一任县太爷未到之前,原身好像终于被想起,被刑房主事真给按了一个勾结匪类、偷盗的罪名就判了一个流放百里的罪名。
只往常流放百里不过,到隔几个县服几年苦役罢了,但原身所在的唐县有点特殊,算是一个特殊的侨郡。
名义上归豫州所辖,实际归南边荆州所管,归根到底中原沦丧,还是原身所在的梁国南迁后,只有南方的半壁江山。
为了收复中原之地,梁国开国两百多年,也不是没有北伐过,只是都没有成功罢了。
北方也是多方散乱,有雄主出世想攻伐南方梁国,但也因长江天险难成,最终南北“对持”也近百年了。
说回原身,唐县毕竟名属豫州,就这样原身被从豫州最难的唐县被流放到豫州最东的淮南侨郡湖县服苦役。
原身虽年幼但也命大,在苦役营一年未的情况下,遇到梁国天顺帝准备的“北伐”战事。
作为湖县苦役营一员,原身自然又成了随军苦役,服役大半年梁国北伐先胜后败,但有寿春八公山关隘,虽丧师不少但也能回。
当然对外宣传是北伐大胜,之后原身运气下去救下一位落水的贵人,知道原身姓谢是唐县人,有识的几个字,就使了关系,收原身入了谢国候府为仆役。
虽为仆役,但总算得了安稳,又几年,甚是尽心间,还升得一个小管事的差事,自觉稳定甚至托人开始议亲,只亲事刚成,偶发现侯府一件私事,然后悄无声息间就被处理掉了。
再具体的之后再说,就现在来说,谢玉起身蹒跚走到门后,细往外打量,松口气。
果,年关期间,外面受县太爷令的差役也偷跑回家过年了,怪不得刚晕厥一段,也无人来看。
突,谢玉自嘲一下,如今像原身这种小人物,若非还有利用价值谁会真的关注?
只暗暗思索原身处境,还得赶紧行动起来,只感受粗布麻衣下瘦弱身体,谢玉哈一口寒气,有些孱弱呀!
这身体,就算以后真进了那谢国候府,也无长寿之像吧!
刚这样想,熟悉的感觉就来了!
恍惚间从虚拟模糊又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