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个个不以为然。
脾气好的昏君,会回答说:『光复河山的事情,我并不能做到,这些事情还是留给我的儿子,孙子去做吧。』
可是,他们的儿子孙子正是因为一直受到这种懒惰消极的言传身教。个个又不识民间疾苦,最终继位了,也一样是于国无用的昏君。
而脾气暴躁的昏君,会反驳道:『就算社稷崩坏,天下将要有灾难发生,我也不相信它会在我的治理下出现!!就算洪水滔天,也不会是今天就到来,今天我要好好享受帝位带来的齐天之福。你滚吧!明天再来劝我也不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
天炎历1370年。
一个满怀自负、刚愎自用、十分年轻的前朝天炎皇帝即位后,却也认识到了当今之天下,四方的敌国都在虎视眈眈的贪图天炎领土。
于是,他强征六十万国人组成大军,打算先征讨西方。
只要打败当时势头最盛的一国,天炎帝国就会再度被四方畏惧。
可是,在常年的经济崩溃人口减少、及科技停滞下,天炎军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不值一提了。
历史是残酷的,又一次是残酷的。
皇帝亲自御驾西征讨伐蛮夷,而六十万天炎国人亦齐心合力,从上到下众志成城。
此战,他们若不重振天炎雄威,死不还乡。
无数壮士沿途跋涉,心怀悲烈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在不能行走的荒郊野岭中,他们甚至用人命堆砌出了一条条前进的道路。
西征几千里以后,皇帝和天炎军队都迎来了一场改变天炎命运的大战役。
蛮族们有十二万骑兵。
天炎军队有十万骑兵,一万装备精良、拥有马匹的皇家侍卫,十万步兵,两万名弓箭手,还有一万名精于骑射的外邦援军。
除去行征路上的损失,还有另外的三十多万国人。
在主战场上,天炎十万将士用一日的时间渡过大河,摆出了几路阵势,缓缓进军。
可是此战却是悲惨的。
天炎军队在交战片刻后,就开始一触即溃,远不如蛮族部落们分兵迅速。
由于新军战士大多不经操练,外加六十万大军来自天炎的五湖四海各地,彼此配合不当令行失常,导致天炎皇帝根本无法指挥他的军队,这场硬仗反而打的是乱无章法。
蛮族们早就等着天炎军队远道而来,此前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