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了个好归处。”
李助闻言顿时喜笑颜开,颇有些志得意满,想得杜老大一句夸赞,当真不容易。
柴进见众兄弟皆无大碍,这才径自来到杜壆、李助面前,轻声说道:“借一步说话。”话毕,朝庙外走去,杜壆、李助相视一眼,紧随其后。
柴进四处都有喽啰警戒,无事之人也都自发地正准备吃食,一切井然有序,不失章法,内心对杜壆的评价又提高了不少。
选了处僻静之地,柴进转身先对杜壆问道:“官府那边做何应对?”
杜壆沉思了片刻,略有底气的答道:“城中兵卒已丧胆,应无再战之意,今夜当平安无事。”
柴进颔首表示赞同,对杜壆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既已确保了安危,柴进开门见山地招揽道:“某欲成大业,急需能人义士相助,不知杜兄弟意下如何?”
由于之前与李助已通过气,杜壆也知晓柴进的身份及抱负,闻听此言,并无多少异色,只是抱拳问道:“哥哥重义轻生之举着实让人佩服,只是不知兄长想如何安置我等?”
柴进心中已有腹稿,遂言道:“不瞒兄弟说,正有两处新兴的基业,都值大展宏图之际,凭兄弟们的本事不愁无用武之地。”
杜壆顺着柴进的话问道:“不知是哪两处基业?”
“一处在凌州曾头市,一处在八百里水泊梁山,都位于山东地界。”
杜壆仔细观察柴进的神色后,继续问道:“这曾头市有何特别之处,竟能与八百里水泊梁山相提并论?”
柴进诧异地望了杜壆一眼,暗叹此人虽长相粗旷,却心思细腻,耐心解释道:“两处在我心中并无高下之分,一藏兵之地,一用兵之所,不知兄弟心向何处?”
杜壆并未立刻做出答复,而是又多问了句:“两处分别应对之敌为何,望兄长能细说一番。”
柴进如实相告道:“兄弟若去曾头市,日后将要面对番邦异族的铁骑,若往水泊梁山,不免要应付朝廷围剿。”
杜壆毫不犹豫地斩钉截铁道:“小弟愿往曾头市。”
柴进不无意外的点了点头,赞同道:“金戈铁马,鏖战沙场,方不负兄弟这身武艺。”
话毕拍了拍杜壆肩膀,然后向庙中行去。
杜壆的选择虽不出柴进所料,但依然让他感慨万千。虽与朝廷有灭家之恨,但若有其他选择,还是不愿与其刀兵相见,这恐怕也是这个时代武人坚守的底线,也是这片土地最神奇的地方:我可以恨、可以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