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许贯忠此次用兵谨慎,沿着永济渠运河西岸而行,在秋风渡口扎下营寨,这里是渡过运河唯一水浅流速小的地方,若是徐徽言要大军渡河,必然要自此渡过。
许贯忠就抢占先机,叫他想要过河,先行攻打渡口,半渡而击之。
当然,徐徽言也不是傻子,很有可能率军从西北方向绕路,越过运河直插大名府,所以许贯忠叫“赤面虎”袁朗和“九尾龟”陶宗旺以三日为期限,在西北方纵深十里的地区,搭建土城和拒马,密度不用太高,只需要能够梯次阻击敌军骑兵就行了。
这样,徐徽言两条路都被堵死了,他只能不计损失的走其中一条路。
徐徽言率领兵马远道跋涉至大名府,已经就失了先机,梁山兵马属于以逸待劳,大名府守军在围城之中已经被打残了,根本不可能和他们里应外合,所以说他的这一仗其实很不好打。
他手下的兵马确实精锐,还请来了河南河北节度使,老将王焕相助。
这位老家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原着里使一条长枪,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老当益壮,梁山派遣“豹子头”林冲出阵迎战,两人打了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原本朝廷是想让王焕跟着打安南去的,但是王焕岁数大了,临出征前犯了风湿病,骑不了马,最后就是韩存保和杨温去了,他一直留在东京,现在病好了,便被蔡京指派跟随徐徽言前往救援大名府。
在徐徽言的队伍里面,除了捧日军,还夹杂着些其他部队,比如“御前金枪班”与金枪班教头“金枪手”徐宁,“御前银枪班”与银枪班教头王岩保,“御龙骨朵子直”与统领郝鉴。
基本上能拿出来的班底,徐徽言都带上了,但是他仍然吃不准这一仗能不能打赢。
徐徽言用了二十天就直接赶到了大名府战场附近,他派出斥候回报,许贯忠屯兵与永济渠西岸,占据渡口,徐徽言当时就明白了,渡河已经不可,又听斥候说,绕路也不行,敌军在西北布置了各种险境,还有土墙作为依托,骑兵优势无法发挥。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救援势在必行,若不成,老夫请命亲自为前锋去冲开渡口!”
老将王焕虽然岁数大了,但是依旧敢想敢干,他知道硬打渡口,很有可能被半渡而击,但是他更知道大名府的重要性,所以拼了老命他也得去干。
“老将军,若是其他部队,我军尚可分散渡河,使梁山军队无法兼顾多处,但是梁山军火炮厉害,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