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封密信,命李英着人交与朝中重要官员。
信里当然主要提及遗诏的事,许诺支持他继承皇位的诸多恩赏,当然最主要还是那道密诏。
平心而论,豪格对他的父皇还是很敬佩的,那些汉人官员都对他父皇很是敬重。
即使是桀骜不驯、互相不服气的同族,也都很听他父皇的话。
“您不问,奴才也正要告知主子,六部尚书里的四位已经明确表示将支持主子,剩下两位似乎是在观望。
其他几个衙门,也有半数会在朝堂上支持主子。
奴才以为,那些人都是在观望,似乎是在忌惮睿亲王殿下。”洛桑格回道。
豪格似乎对这个结果不大满意,皱着眉头道:
“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待本王登上皇位,有的是办法踩死他们。”
按理说,他身为长子,天然有法统在,正是大清国内忧外患的时候,若真将皇位传给一个三岁的娃娃,才真是离亡国不远了。
更何况还有遗诏在,那些朝臣竟然还要待价而沽,实在是贪心不足,这让豪格很生气。
洛桑格闻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豪格有些生气的道:
“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何故吞吞吐吐的?”
洛桑格见状有些担忧的道:
“奴才觉着主子应当当心睿亲王,礼亲王殿下回来后也是闭门不出,但却时常也往军营里跑。
这几年两位殿下也时常一同作战关系匪浅。
主子恕罪。”
说到这里,洛桑格跪倒在地请罪,不论如何,这话有离间叔侄关系的嫌疑。
“狗奴才,起来吧,本王早就想到了。
他们即使想怎么样,父皇的遗诏却是绕不开的。
皇后已经下诏明日临朝议事,所有朝臣都会参与,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蹦跶。”
豪格心里很清楚多尔衮的依仗,无非就是先皇立下的八王议政制。
真是搞笑,八王死的就剩他们仨了,而且这些年,他父皇一直都在淡化这种制度,想效仿大明实行父死子继,并且已经几乎要成功了。
……
第二天早朝,大清国的满朝文武皆在官服外披着孝服,龙椅空着,龙椅之后被人设了一道门帘,中宫皇后哲哲就坐在里头。
满朝文武对着龙椅行完大礼后,议题很快讨论到立新君的事情上,毕竟按照汉人的传统,国不可一日无君。
由于此前皇太极并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