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张世康使大明重新焕发生机,崇祯皇帝也不过是爱屋及乌,对张世康器重的部下高看一眼而已。
以至于当看到卢象升的担忧时,崇祯皇帝只觉得是这厮飘了,竟然妄议他的肱骨。
即使崇祯皇帝也不太明白为何张世康要准备西征,还是在东边建奴以及北边蒙古没有安定下来的情况下。
但他仍旧不允许这些朝臣揣摩中伤他的肱骨。
因为只有他明白,像张世康这样对权力畏之如虎怕麻烦的人,是绝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的。
更何况,他那么懒。
王承恩见状也笑道:
“皇爷言之有理,不过镇国公言知人善任,卢总督统兵总归是得力的。
倘若所查为真,草原上果真有金矿和铜矿的话,老奴便要恭喜皇爷了。
海阁老倘若得知这个消息,估计也不会再埋怨镇国公滥用铜矿致使民间缺乏铜钱了。”
“嗯,如果事情为真,那便是天助我大明。
此事明日早朝,朕会告知户部,令他们提前做好采矿的准备工作。”
主仆二人正聊着,外头跑过来一个小太监,将一个盒子递给王承恩,并耳语了几句。
王承恩立即端着盒子小跑着来到崇祯皇帝面前。
“皇爷,是那边的消息。
有两封信,一封是郑芝龙的,另一封则是从白杆军的秦翼明那儿来的,不知为何,竟一块送到了。”
崇祯皇帝接过两封信来,琢磨了一下,先打开了郑芝龙的那封。
这些天来,崇祯皇帝除却关心关外的战事外,便是堤防郑家了。
前些天郑家不停调令,以巡海为名带着水师在东海游弋,崇祯皇帝视其为对朝廷的挑衅。
三天前得到消息,却是红毛夷和小弗朗机人跟郑芝龙在海上打了一仗,似乎还打赢了。
全程大明水师没有费一并一炮,甚至连天津卫军港都没出。
这肯定便是张世康出征前对他所说的安排。
如今不论如何郑芝龙是吃了小亏,却不知此事呈奏疏来作甚。
就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打开了信阅读起来。
信中郑芝龙很是恭谨,言辞间极尽对朝廷以及崇祯皇帝的吹捧,对于东海海战的事,在郑芝龙的措词里,那是大明水师对外藩人入侵的坚决反抗,是他郑芝龙维护了大明海域的安全云云。
若不是崇祯皇帝知道内情,估摸着还真以为是郑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