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内,大清国不仅精锐尽失,和硕豫亲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皇族先后战死。
如今皇太极也死了,消息早晚瞒不住,大清国很快就会乱起来。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此时的大清国,不像关内的汉家王朝父死子继,还处于和硕贝勒共治的阶段。
军国大事,都由天子与八大和硕贝勒一同商议,包括储君的选择。
虽然皇太极一直倾向于改变这种局面,想将自己的长子豪格定为储君,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同意。
储君的事一直搁置,皇太极本来打算这次御驾亲征之后,趁着大胜明廷的余威,将储君的事立下,可惜事与愿违。
更糟糕的是,连议政大臣也死了一半,如果八王议政制度要维持,在选择储君之前,还要先将议政大臣补齐。
在以往,仅仅是一个议政大臣的位子,大清国各旗之间都明争暗斗,如今又涉及储君,难以想象待回到盛京之后,大清国将面临怎样的血雨腥风。
内忧外患,都不足以形容如今大清国的局面。
“为今之计,咱们必须尽快回到盛京,并与豪格他们商议新君之事。”沉默了片刻后多尔衮道。
义州作为距离明廷最近的前线已经不再安全,除非明廷犯傻,他们绝不会放过反攻的机会。
然而多尔衮的话很显然是在敷衍,代善只得将话说到了明里。
“老十四,你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如此危难之际,倘若还固守成规,那我大清国可当真是要完了。”
代善的话意味深长,但多尔衮很明显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可却仍旧只是望着皇太极的尸首发愣没有回答。
良久还是代善先开了口:
“你若果真感念老八,这次回去便接了那个位子,我会全力支持你。
豪格非明君也,若是他接了大位,大清国必亡。”
盛京那边,除却豪格之外,还有艾度礼和萨哈良,这两人一个是阿敏的儿子,一个是莽古尔泰的儿子。
他们的父亲虽然因为得罪皇太极而死,但这两人却与豪格走的很近,若是按照议政的规矩,这两人很可能就会支持豪格继位。
可大清国已经没有时间给他们叔侄兄弟瞎胡闹了,必须快刀斩乱麻。
而在所有人里,代善唯一认为可以担当大任的,就只有多尔衮一人。
“好。”回过神来的多尔衮,只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