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冲锋了,短短两三年过去,他甚至有些追忆贾庄之战。
那一场战争,他向死而生,可谓杀的酣畅淋漓。
大元帅专门下了禁令,常规战争三军主帅皆不可带头冲锋参与战斗。
而大明三军的说法,是在去年才开始的,便是直属于天子的近卫军,为大明镇守边关的虎贲军,以及负责大明内地两京十三省治安的永宁军。
除了主帅以外,一般情况下,总兵、副将一级将领也不得亲自参与战斗,唯有参将及参将以下的中级将领可参与冲锋。
这条禁令刚下达时,不少总兵、副将都有些不理解,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带头冲,下面的部下才会不惜命。
而卢象升理解张世康,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样才是正确的。
有主将带着冲锋,部队的战斗力自然好些,可主将一旦被敌人杀死,遭受的士气打击也将是加倍的。
只是……对于习惯冲锋陷阵的卢象升而言,如此好的杀鞑子的机会,他却只能旁观,实在是令人心痒。
卢象升不禁想到,倘若大元帅在这儿,肯定会揶揄着埋汰他吧。
毕竟大元帅时常说,他可是个读书人。
火炮声响彻天地,一直都没有停下,半个时辰之后,卢象升和黄得功合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完成了对建虏主力的包围。
被近卫军折磨了两三天的建奴,又遭遇三百门重炮的狂轰滥炸,士气本就低迷,黄得功和卢象升生力军的突然出现,成了压倒建奴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建奴崩溃了。
他们失去了斗志和勇气,士兵找不到将领,将领指挥不了士兵,不少建奴将领或死于火炮之下,或自顾自的逃窜。
东、西、北三个方向如同一堵墙一般皆有敌人,他们就只得往南逃窜,意欲冲出包围网。
卢象升和黄得功,以及官山近卫军还有战斗力的部分士兵,果断下令追击。
整个战场若从高空俯瞰,将看到一个巨大的U型半包围圈,而U型的中间,便是可盼着冲出包围圈的鞑子。
即使单单卢象升的手里就有八万人,加之黄得功和官山近卫军残部,兵力将达到十二万。
但建奴也还有八万多人,十二万包围八万,即使被包围的一方士气全无,也很难做到。
于是只能一边跑,一边追,皆期望另一方精疲力尽。
这种情况又持续了半个时辰,就在张世康逐渐失去耐心,觉得整个计划就要因为吴三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