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记者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拍摄,把汤先生和他身后的木炭车都拍了进去,虽然汽车测试没有成功,可是木炭车成功了也足够振奋人心!
记者们十分兴奋,几个人甚至跑下观看台围住汤先生询问木炭车的细节。
陶副市长拉着李金问:“李厂长,你们这就打算投产了吗?”
李金点头:“是啊,木炭车技术难度比汽车低,我厂早就准备好生产车间,月底生产线就能建设完毕。
陶市长,怎么样?要不要参一股?”
陶副市长舔了舔嘴唇,怎么办?心动惹,要参股吗?可是参股了就和惩戒军绑定了,以后出现变故,翻脸的成本就太高了呀。
李金看出这货想参股又犹豫的模样,知道这货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立马开口劝说。
“陶市长,我厂造一辆木碳车成本是900大洋左右,打算售卖1500大洋,每卖出一辆木炭车净赚600大洋啊!”
其实成本更低,陶钢车壳,外加自产燃气发电机,外加北方地下长的钢材,主要是人工费,成本700大洋左右,做人不能太实诚,合作了自己也得赚点。
陶副市长狠狠心动了,可他还有疑虑。
“这车……真的能卖的出去吗?”
销售问题他们早就想过了,李金给他举例道:“这车保证有市场,你看外国都有公交车,我们用木炭车也可以开公交线路嘛,单单重庆城就可以采购一二百辆来开设公交线,每个人上车交两铜元,即发展了城市交通,又有新的收入。
等重庆的木炭公交车铺开了,其他城市会不会跟进?
除了公交车,也可以成立拉货公司,搞物流,公务用车也不是不行,弄轿车版本的,总之,大有可为啊!”
陶副市长被说动了,可这投入……
“李厂长,入股要多少钱?能入多少股?实不相瞒,最近财政都已排满,挤不出钱啊。”
对此李金早有对策。
“入股也不一定要钱的嘛,地皮入股也是可以的。”
他从手提箱里拿出一份地图,手指点在巨龙钢铁厂所处位置画了一个大圈,又在刘湘的地盘上打了好几个点。
“陶市长,巨龙钢铁厂快速扩展,厂区扩建了3次都不够用,不如重庆方面用地皮入股如何?把这些地方给巨龙公司,木炭车让你占4成股如何。”
“四成!”
陶副市长没想到他会让出这么多股份,他又看了看李金在地图上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