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吧!”参谋长面露怀疑之色的询问道,其实他最初也有这个想法。
战场上的机会可不多,就跟人生的机遇一样,这次错过了,下回什么时候能碰到,估计只有天知道。
不过在面对机会时,也要学会进行分辨的能力,因为许多看上去很好的事,仔细一扒就会出现大堆的问题。
但他通过飞龙特种大队,钢七连以及空军的侦查结果,汇总后发现还真这样。
在桥梁的方圆5公里,竟然只有不到一个连的援军。
说是援军,实际上却更像是为了掩护这一个营的大部分人员,撤离至后方的接应部队。
所以他即使不是很确定,但似乎没有第2种可能性了。
“我的想法是让钢7连派出两个班,把侦查范围再往前推1.5公里到2公里,并且到时候他们也不撤回来。
就在那里待着,以此来保证我军能掌握敌方动向的第一手情报,虽然风险不小。
可要是伪装成飞龙特种大队的特种兵,即使他们发现了也不会大动干戈,毕竟特种部队潜伏到哪里都有可能。
我记得钢7连当初厚着脸皮,要走了12名老特种兵,现在正好派上用途了。
他们还属于是本色出演,应该不会露出什么马脚”。
见李宁都给出这样的理由,参谋长怎么可能继续保持否定态度,不过还是希望将计划跟前线与总指挥部汇报一下。
至少让他们都知道有这个事儿。
对此,李宁当即便点头接受,毕竟上级大概率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在自演习开始之初,蓝军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对于红方的动向,处于一种摸不清,看不透,抓不到的状态。
很多时候情报都需要靠半蒙半猜,这对于任何一位指挥官来说,都是一件无法被接受容忍的事情。
果然不出李宁所料,在请示电报刚刚发上去不到10分钟,就得到了同意的回应。
同时还发来了一条大桥西北方向,可能有异样的空军报告,希望钢七连那重点侦查这个方向。
“上级也觉得在这个方向上,有可能存在红方的后手呀!通知后方的飞行中队,起飞两架旋翼机。
搭载着无人机侦察员,沿着0982号公路给我往前推,先推15公里试试水,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往前推10公里。
至于钢七连,成扇形搜索队形对公路附近进行侦查,两者高低配合,尽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