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9的北方壮汉,正手举大铁锤,准备狠狠的砸向旋翼机的图片。
“你们真这么测试了?”李宁瞟了一眼封面有些不信的问道,虽然军工产品的质量普遍比较高,但还达不到逆天的程度。
就像军工专用的保险柜,再怎么坚固也挡不住角磨机的轮番进攻,再先进强悍的坦克内部,也挡不住大锤80小锤40的摧残。
自己屁股底下坐着的这架旋翼机和现在卖的摩托车差不多,外壳是用非常薄铁皮制作而成,顶多是发动机那里比较坚固些,剩下除车架子以外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个脆字。
毕竟以它的动力,根本就没办法上厚实的装甲,其他的地方也是能省就省,以增大机动性和速度为主。
李宁毫不怀疑,但凡有人真拿着封面上的方法进行测试,不出五锤,这架旋翼机就只剩个发动机能勉强使用。
注意是勉强使用,不排除需要大修的可能。
“封面宣传嘛!没办法,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而且我们也能通过封面,来快速的判断对方是否是专业人士”。
厂家那边的人挠了挠头,发出了不厚道的笑声。
“数据还算可以,就是载重和速度怎么这么低呢?”
李宁接过手册简单翻阅了一下,发现它里面的内容综合性还比较强,估计厂家那边为了省事,将旋翼机所有能涉及到的东西,都记录在了顶上,还别说,这么做效果还挺不错,至少不用拿着一堆手册来回找了。
李宁翻阅了一部分,忽然找到了一个让他较为意外的东西,旋翼机竟然能够更换不同的零件。
比如换装长度更大,更厚实的螺旋桨,换装马力更强劲的发动机,质量性能更好的轮子,防弹性能更好的防弹板,防弹玻璃等等。
已经有了模块化的意思,就是没有提出这个词罢了,可还没等他高兴几秒钟,翻开下一页脸色瞬间就拉了下来。
周围人见到李宁的脸色变了,瞬间就来了兴趣,凑过来想要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两页记录的是编号为1995 9号型最快速度和最大载重量。
前者还好些,尤其是后者连他们看了都在怀疑,旋翼机是否有必要列装部队。
速度上只达到了130公里,最大载重仅有180公斤,能载下三名较瘦的成年男子。
问题是他为旋翼机呀!驾驶员总不能少吧!算他60公斤的体重没有毛病吧!
那剩下的1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