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动难度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红方所拥有的浮桥数量非常有限,如果在建好后,遭到了蓝方隐藏火炮的攻击,非常容易造成结构性的损坏。
到那时桥梁的载重能力和通过性如何,就得看导演组如何判定了,依据之前他们偏心的习惯来看,判定的结果肯定对红方更加的不利。
至于能不能打中十几米宽,几十米长的浮桥?李宁根本就没有将他列入考虑范畴,制导炮弹的价格虽然高,可国内还是有少量装备的。
打击大型目标肯定是不够,但彻底摧毁一座小小的浮桥,相信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在突击队取得西兰河北岸的控制权后,两辆装载着浮桥模块的卡车飞速开到了河岸边上。
随着模块与卡车的连接断开,几个类似于铁砖一样的东西滑落到水中,发出巨大的响声。
几乎在落水的瞬间,“铁砖”被内部的液压系统被启动,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变成了一块能浮在水面之上的铁板。
工兵部队再将两块铁板用金属卡扣连接起来后,一辆来自于钢七连的86式装甲车便开了上去。
随后通过浮桥模块内部装有的几组推进装置,快速将20多名士兵和一辆装甲战车送到了北岸。
他们要在此处修建好南岸的阵地,以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反击。
见到己方增援部队赶到,先前登陆的红方突击队员们,面色瞬间就变好了起来,原来蓝方之所以能够准确锁定红方渡河部队的位置,是因为有个被判定为活着的观察哨,始终不停的向后方报点。
理论上来说不应该这样,红方发起的电磁干扰不是吃素的,说无线电了,有线电话都能进行干扰。
可这家伙在发现用不了原先的通讯频率后,直接调成了导演部的通讯频道,继续对后方的炮兵阵地汇报坐标。
而且那些本来判定为阵亡的蓝军战士,还围成了一个圈,将他护了起来,旁边还有纠察和导演组的人在那里看着。
制止违规操作的意思没有,但监视他们的心简直不要太明显,如此不公平的对待,换谁来心情也不会好。
当然之前不动手的原因还有一点,红方突击队员的人数不占优势,动起手来未必能打赢。
至于现在嘛?大局逆转了,那个头上有呆毛的通讯兵最好立刻关掉无线电投降,要不然老子拼着被关进小黑屋和记过的风险,也要将你打到医院里。
本来这名通讯兵还想再挣扎一下,可通过无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