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振的问题,甚至还反问了杨振一句,但其实他的回答已经包含在反问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这个答案,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议和那么简单。
如果就是为了所谓的议和,就像他在秀岩城所说的那样,那么他完全可以这样回答。
但他并没有。
因为他知道杨振既然赶来见他,又这样问他,再用议和两个子来回答,反而显得有点缺乏诚意了。
果然,杨振也领会到了他的意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显得更亲切了。
“来人,上茶!请睿亲王的使者落座说话!”
杨振发了话,跟随在旁的潘喜、李明时两个人,李明时忙着备茶,潘喜忙着去搬凳子。
此时,同在堂内的,包括硕托本人,一共六个人。
杨振在居中靠里的一张座榻上坐下,祖克勇在左侧一张交椅上落座,随后,硕托也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潘喜给他搬来的一个凳子上。
李明时为落座的三个人奉上茶,然后跟着潘喜一样,退居到了杨振座榻的左右。
剩下一个祖克祥,则是一手拄着火枪,一手按着腰间悬挂的刀柄,守住了门口。
“明白与你说吧,我来这里见你,主要是因为你是多尔衮的使者,而不是黄台吉派来的使者。若是黄台吉的使者,我不仅不会见你,而且会将你拿下处死。”
等到硕托坐下,杨振立刻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一者,是因为黄台吉亡我大明之心不死,自其即位以来,屡屡兴兵南侵,而其所重用之降官降将,多是我大明之叛逆,此类人素无忠义之心,皆怀以小博大之念,以吞并我大明为志业。因此,只要黄台吉在位一日,我金海镇就不可能与其握手言和。”
黄台吉本人以及效忠黄台吉的大批投虏汉官势力,是清虏上层主张吞并大明的核心力量。
杨振既然要选择分化清虏上层,当然不会放过给清虏上层的投虏汉官势力埋雷的机会。
不管将来鼓励多尔衮篡位会得到什么结果,至少现在就要告诉多尔衮,自己最厌恶黄台吉身边那帮投虏汉官。
将来有一天,多尔衮掌权后,要想跟自己真议和,那帮投虏汉官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会不会起作用,杨振也说不准,但是该给这些人下刀子的时候,杨振绝不会错过。
“其二,是因为黄台吉缠绵病榻已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