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也是因为拿下辽阳城后,他很快就能从城中收获一大笔银子。
而且,接下来还要去打辽阳城,麾下士卒伤亡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拿敌人的银子激励自己麾下士卒奋勇作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了,杨振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有太多的伤亡。
毕竟阵亡一个正兵的抚恤如果都按六十个月的战时军前津贴发放,阵亡一千正兵,光抚恤就是十二万两,同样是无法持续的。
若是攻城战打赢了,那还好说,若是打输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好在刚刚结束的长安堡之战,给了杨振很大的信心,他相信经此一战,接下来辽阳城守军恐怕只能固守了,这样一来反而好打了。
当然,经过长安堡之战,杨振也越发认清楚了自己的短板,那就是骑兵太少,骑兵太弱,今后必须大幅度增加对骑兵的投入。
除了继续大批量搜罗战马之外,还要大批量的扩充和训练骑兵,尤其是最精锐的重装骑兵。
什么狗屁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事实上这个谣言真正的说法应该是重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次长安堡之战,清虏骑兵来了那么多,其中真正称得上重骑兵的大概也就是此次充当他们全军先锋的那数千巴牙喇而已。
后续赶来的所谓主力,人马数量虽然很多,但其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都差不少,要不然祖克勇、敖日金他们很难逃得出来。
而且杨振麾下,要是能有六七个营的齐装满员、人马都披甲的重骑兵,那么这一次长安堡之战,他能把来犯的两万多清虏骑兵打个全军覆没,根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走一万多人。
清虏来犯的骑兵之所以中了埋伏还能逃走那么多人,主要是因为杨振这一方快速行动能力太差了。
唯一能派上用场的金海东路三个骑兵营,除了葛朝忠那个重骑兵营还拥有继续作战的实力之外,另两个都被打残了,已经没有能力参与后来的追击了。
而尾随其后追击作战,才是扩大战果的最好时机。
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骑兵,杨振最后白白浪费了这个大好时机。
不过杨振也不气馁,清虏那边有满蒙骑兵的优势,他自己这边也有火器犀利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长安堡之战虽然没有将来犯之敌两万余人打到全军覆没,但是却把充当清虏大军先锋冲在最前头的那四五千人打得伤亡惨重。
那四五千人可都是两白旗主力人马中的精锐巴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