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下令堵死各个城门,准备守城作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耀州城的守军满打满算只有一千二百人,其中还有六百人属于镶白旗汉军。
而西门外的明军,就有四千五百人。
甲喇章京努山的眼力不错,加上居高临下,借着清晨的朝阳,把西门外围城的明军阵地看了个真切。
此时明军西门营地已现雏形,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明军阵前有很多小型的火炮。
他曾听人说起过,明军这两年使用的一些小型火炮打的是开花弹,虽然射程不行,但是爆炸开来威力不凡。
而这,也正是让他放弃出城作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让他感到安心的是,西门外的明军阵前并没有重炮,这说明城池不会被轻易攻破。
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他就无法安心了。
因为从盖州出发北上的吕品奇带着金海北路的主力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而他带来了十门重炮。
耀州城内有两个牛录的镶白旗汉军,这些人在镶白旗下本来是以使用火器见长的。
但是现在的耀州城中,根本没有重炮,有的都是各式各样的中小型火炮和火绳枪。
原本还认为自己有一战之力的他们,在目睹了南门外朝着自己们一字排开的黑洞洞的重炮炮口之后,本就因为粮饷不继和受到猜疑而低落的士气更加低落了。
士气低落,人心思变。
八旗无敌的神话在金海镇军队面前破灭之后,那些一直受到八旗满蒙将领排挤和歧视的旗下汉军队伍,早就存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念头。
他们本就出身明军,又是汉人,对于投奔或者投降金海镇,根本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障碍。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一日上午,辰时三刻左右,金海北路十门重炮对着耀州城的南门轰击了不到半个时辰,驻扎在南门内的镶白旗汉军将领杨声远就在城头上了打出了白旗,随后率部发动了兵变,从内打开了城门,主动选择了投诚。
杨声远的年纪,在四十岁上下,曾经是蓟镇边军里的游击,早在十几年前,后金军第一打进关内的时候,他就做了后金军的俘虏,后来投降了后金。
从时间上来说,也算是八旗汉军里面有些资历的汉奸了。
但是其投降后金军之后,由于手下人马很少,所以并未受到真正的重用,地位远不如后来投降的“三顺王”甚至是“三顺王”的那些部将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