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子现在辽阳城。硕托知道析木城兵变的消息时,银车队伍恰好抵达辽阳城,若非如此,原本是要一路送至海州城,乃至耀州城的。”
“哦?”
杨振闻言,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遗憾,但总的来说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银子运至海州,甚至耀州城,固然更有利于自己出兵夺取,打下来的把握也更大,但是有利也有弊。
至少,夺下耀州城或者海州城所造成的影响,显然远远不如直接夺下辽阳城。
而且杨振攻打耀州城或者海州城的时候,坐镇辽阳城的萨穆什喀必定要出兵救援。
届时,除了围攻城池之外,杨振所部兵马将不得不在野外面对清虏在辽南的主力。
但是杨振攻打辽阳城的时候,耀州城和海州城的清虏驻防兵马却未必敢去辽阳城外救援,因为他们不是主力,人马并不多,同时还面临金海东路、西路和北路的威胁。
“也好,难得你甘冒奇险,愿回盛京为我内应,你的提议我同意了。至于何时启程返回,你自己决定,返回后怎么行事,也都由你自己决定。但是要记住一点,不必冒险,要留住有用之身。”
“都督心胸气魄,果然非同一般,卑职今归都督麾下,愿效死力。”
一直单膝跪地的邓常春,说完这些话,一变而为双膝跪地了。
杨振连忙躬身下去,双手将其扶了起来。
对于杨振来说,不管这个邓常春是真心还是假意,是真的为了立功做内应,还是单纯为了被放归,他都打算试一试。
如果其是真心效力,那么让他回去做内应,将来会有奇效。
如果其并非真心效力,只是为了被放归,那么强留他在金海镇,反而是个隐患。
于是,又留了邓常春两天后,崇祯十六年三月初九日上午,杨振亲率征东将军行营的六百人卫队,陪着邓常春出了盖州城,并且一路将其送到了青石岭以北,目送他一人一马往北去了耀州城。
邓常春对于杨振的礼贤下士,尤其是以国士待之的超常“恩遇”感激涕零,千恩万谢而去。
但他不知道的是,杨振此行另有目的地,送他只是“顺道”来而已。
杨振的真正目的地,是营口城。
因为早在三月七日中午,杨珅、张国淦、刘仲锦、张天宝等人,就已经按照杨振的命令,从西海大营附近的码头,登上了金海南路水师副将严省三和金海西路水师傅将胡长海指挥的庞大船队,走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