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楚、丁启睿这对出身归德府永城的族亲密不可分。
但其去年被罢官免职,并剥夺官身,也跟丁启睿这位曾经炙手可热的河南湖广督师兵败下狱,获罪候勘,有着直接的关系。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好在这个丁承烈,跟他的族叔丁启睿不一样。
丁启睿是一个只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草包,但是这个丁承烈却很有几分真本事,不仅弓马娴熟,而且擅长火器,是归德府远近闻名的豪强。
其任归永参将期间,多次打退过西来和北来的流贼,并且多次平定过归、永、砀山附近的流民造反,守护了归永等地一方安宁。
对此,曾经长时间驻扎在归德府的方氏父子对他很是看重。
所以,他们接着杨振答应扩编忠义军的机会,就将罢官在家的丁承烈拉到了新编的忠义军中。
只是因为杨振叫人渡海送来的重炮、冲天炮过于重要,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方氏父子才没有将唯一熟悉火炮运用的丁承烈放到第二团营,而是新编了一个抚标营,由自己父子直接指挥。
当然,除此之外,徐州、淮安一带许多没有官身的地方豪强,也被方氏父子几乎“一网打尽”,尽皆招揽到了忠义军中。
现如今,忠义军第一团营的五个营,主要由原忠义归明军的老班底所构成,由原忠义归明军的都指挥使兼领。
不过其人数,已由原来的一万两千余人,缩减到了整编时的八千余人。
忠义归明军遵从杨振之命,渡海南下后,先后转战于鲁西南、豫东、徐泗等地,累计损失四千余人。
但因其都是朝人,兵员不好补充,所以其规模只减不增。
这次汝宁府之战过后,其兵力再次减员近千人,眼下只剩七千余,预计回师之后,必将受到留守徐州、海州二地的总监军沈器成、都虞侯柳林等人的诟病。
不过,方光琛对此并不担心,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
他很清楚,杨振对待朝人的态度,哪怕现在掌控高丽的沈氏跟杨振是联姻和盟友的关系,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外人的事实。
杨振不可能看着他们坐大,其中心思正如方光琛不希望他们坐大一样。
当然了,原来的忠义归明军之所以减员那么大,也不是方光琛有意为之。
战场嘛,刀枪箭炮又不长眼睛,方光琛向左右也左右不了。
再说了,他还指着他们跟流贼接着干呢,又岂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