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掌权后大力重用洋务派,希望通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抵御西方列强对清朝的冲击。
1864年,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灭亡,清朝暂时平息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出现了中兴之景,被称作同治中兴。
然而这所谓的中兴只是晚清的回光返照,并不能让腐朽的大清朝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固步自封,保守落后,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蚀之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72年,时年17岁的同治皇帝到了成婚亲政的时候,然而在皇后的人选上两宫太后发生了分歧。慈安太后看中了状元公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却看中了出身大族的富察氏。
同治本人赞同慈安的意思,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但是慈禧对这个儿媳却是非常不待见,这也注定了阿鲁特氏日后的悲剧命运。次年,同治亲政,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由于长年掌权,使得慈禧在朝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1875年,同治因感染天花去世,由于没有兄弟和儿子,慈禧立即立侄子也是外甥的载??为帝,改年号光绪,继续与慈安垂帘听政。
而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则被迫自杀。慈安太后敌后居然很少过问朝政,任由慈禧处理,但是在重大事务上仍需要慈安同意才能实现。
世人评价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年,慈安太后病逝,慈禧大权独揽。三年后,慈禧发动政变,罢免军机大臣,驱逐恭亲王,史称甲申政变。
但是很快慈禧又要面临卷帘归政的问题年,时年17岁的光绪开始亲政,然而慈禧太后依然通过训政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权。
两年后,慈禧又将侄女静芬嫁给光绪为皇后,即为隆裕皇后。然而由于隆裕长相不佳,性格懦弱,不得光绪喜爱。与他一同入宫的珍妃他他拉氏却成了光绪的红颜知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