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铸“宣德通宝”,约铸行十万贯左右,即约 1 亿枚。宣德时期依然偏重钞法,对铸钱并不十分积极,因此宣德通宝只铸行了较短时间,铸造量相对较少。
(四)弘治通宝
弘治十六年二月开始铸弘治通宝钱,朝廷要求两京及各布政司根据职责所规定的数量铸钱,并增加了一些地方参与铸钱。但到弘治十八年,实际铸造的数量仅为预期的“十之一二”,铸造效果不佳,铸币量也不多。
(五)嘉靖通宝
嘉靖六年批准铸造 1883.04 万文,南京宝源局则铸造了 2266.08 万文。此后的十一年左右时间里虽有铸钱计划,但实际铸造量与预期相差甚远。
(六)隆庆通宝
隆庆四年铸隆庆通宝,铸钱数量有限,这也使得隆庆通宝在明朝钱币收藏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七)万历通宝
万历四年,户工二部及十三布政司、南北直隶开局铸钱,计划铸万历通宝二万锭。之后铸钱规模大幅扩大,除了在“省城”开局铸钱外,还在“荆衡二府”分别开设一局铸钱。同年,按照嘉靖年间的旧例在云南铸钱。万历十年曾暂停铸钱,后来钱法通畅后,十三年又诏令工部铸万历金背钱十五万锭。二十七年四月宝源局再次开始铸钱,二十八年三月发宝源局样钱令湖广如式铸造。
(八)泰昌通宝
光宗在位时间较短,未及铸钱,泰昌通宝为后朝补铸的钱币。
(九)天启通宝
天启二年三月进呈过新铸天启制钱“一百万文”。虽然在九月命令户工二部“每季进制钱五百万文”,但“经久未进”,整体铸钱数量不算多。
(十)崇祯通宝
崇祯元年开始铸造崇祯通宝钱。为了解决财政困境,各镇有兵马处都可以开炉铸钱,导致“钱式不一,盗铸孔繁”,铸币量较大,但具体数量缺乏准确记载。
明朝铜钱铸造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这些铸币数据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为我们了解明朝的货币经济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明朝货币政策的金融哲学解析
(一)货币价值与信用
明朝货币政策中,货币价值的波动是一个显着问题。大明宝钞的滥发导致其迅速贬值,反映了货币价值与信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当货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支撑,信用也就随之崩塌,这体现了金融哲学中对货币本质的思考。
明朝货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