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是,臣侍想着这汤咸香味浓,便加些薄荷中和,清淡些也好落胃。”希形偏过脑袋,那两粒珍珠便在鬓边落下柔光,“只怕陛下不喜欢。”
“宫中厨子少此做法,乍尝一口倒也新鲜。”皇帝笑,“重在你有心。”瓷勺在碗里晃了两圈,她才又进了一口,叫如期取来些蔬食。
皇帝胃口不佳。
这本是这些日子以来的常事。内宫里接连遭遇产难,燕王鳏居不理外事,外朝又是年节底下,正是多事时候,早听闻膳房里说皇帝这些日子膳食多是囫囵动些便叫撤下来了,换着花样准备也用不下几口。
“到底也要陛下喜欢才行,”希形见状忙给青书使了个眼色,这内官便领了人将后头几样清淡菜色换了上来,“臣侍不懂朝事,只知陛下康健乃第一要事,膳食不合胃口,是臣侍该罚。”
皇帝笑睨了他一眼。“你若真晓得了朝政,只怕沉相要大义灭亲了。他上回还扬言要打断你的腿。朕就想,真教他打折了,朕可上哪去再找个贤相呢。”她另用下些杏仁豆腐。甜到发腻了。皇帝微微蹙眉,只用了两口便放了食箸。
内命夫不该问政。希形不好多问,见皇帝无甚食欲只好先叫人撤了膳桌下去,服侍皇帝在宫里散步。这时节天冷,夜里冷风吹得烈,不是什么散步的好时候。只是皇帝言“吹些北风好清醒”将宫人都遣散了,便只得陪着她在宫道上走。
年节底下,察院的人都回京来述职,难免中央与地方便要在朝堂上辩经。辩经是好事,借着他们分派系能瞧见一些真东西。若大殿上这些着禽服兽的都穿一条裤子,就该她这个坐中间的睡不着觉了。
王琅才从朔州回来,却是拎着关内道按察使姜与桓上了一道折子参奏税制。年节底下户部正是忙得脚不沾地时候,张允思不愿生事,可又惹不起许党,只在中间和稀泥说先计完今年账目再谈新法,谁想到被姜与桓同许党两头骂,当堂气得背过去,给内官抬去了后殿。
他这一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