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介入。因为,在弱势格局中,即使暂时确认了地量,也不排除在今后行情中出现更低的地量。
对地量的运用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方法。技术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结合技术形态进行分析,当地量出现的同时,股价或指数也同时走出比较完善的底部形态,其中有圆弧底、V形底、双底、潜伏底、头肩底等底部形态,这时就可以考虑买入。
另一种是结合技术指标分析,主要是参考随机指标KDJ指标和乖离率BIAS指标。当BIAS指标小于-6,KD指标产生黄金交叉,K线上穿D线,在KD交叉同时,KD指标中的D值小于16,J值小于0,并且确认前期有地量出现时,可以积极介入。
结合个股来说,分析出现地量的具体原因。是因为股价暴跌,市场中几乎没有获利盘产生的地量,还是庄家高度控盘导致的地量,或是因为股价涨幅过大,缺少跟风盘引起的地量。投资者要针对不同的地量产生原因,采用不同的投资方法。
还要结合资金来分析,投资者常常有种错觉,认为地量可以止跌。实际上地量是否能止跌并不取决于地量本身,而取决地量之后的放量。
当增量资金及时介入,就会出现地量地价的情况;当增量资金介入缓慢时,地量将无法止住下跌的趋势,直到股价下跌到某一深度后,大批增量资金被吸引进来时,方能止跌。
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缩量的运行状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在出现20%以内的地量后,再次出现更小的地量。因此我们只能把20%这一信号作为可能的信号,大资金可以进行试探性建仓。
大盘震荡加剧,下跌过程中成交放大,随后筑成中期底部。而且从历史上其他几次底部形成规律看,在长期下跌的末段,出现地量后再次放量下跌,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底部信号。
地量规则还可以用来预测牛市中的调整是否结束,以及当前的调整到底是中级调整,还是小级别的调整。如果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能够迅速缩小到高峰期的30%以内,则调整可望结束,牛市继续的概率较大。反之,如果在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不能有效萎缩,说明市场分歧较大,大主力在利用人们惯性心理大幅减仓,调整的幅度将加大,时间将延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14年以来月累计成交额逐渐增长,如今日交易额5,000亿元,相当于十年前的“地量”,期间伴随着两波大行情。历史上的万亿成交量就出现在201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