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王晏那本劄子,提及了妖教王则之乱,他还不会这样急着下决定。王则暴乱让他经历了登基以来最难熬的六十五日。
查是一定要查的,但派谁前去,让官家一时难以决定。
王晏去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王晏是个干臣,坏处在于,他是王相公之子,很容易引起党争,不知多少官员会被卷入其中,两党之间互相攀咬、罗织罪名,不知会有多少官员因此被贬黜,以至于朝廷失序,耗尽国力。
官家皱起眉头,而且……王晏还与谢娘子有牵连,就很容易就被人诟病,偏偏王晏还不肯舍弃谢娘子。
如此算来,王晏更不适合缉查此案。
后殿一直沉默,黄内侍悄悄去了前殿,想要示意王晏起身。不管是官家一时忘记了,还是有意想要惩戒朝请郎,时间也不宜太久。
黄内侍走过去刚要开口说话,王晏先抬起头。
黄内侍一惊,王晏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就似每次前来召对时一样。
怪不得官家要生气,这哪里有半点恐惧的意思,如果有一日王大人做了大梁的宰辅,只怕那时候的官家就要彻底告别“乾纲独断”这几个字了。
王晏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叠好的纸笺递给黄内侍:“请中官将这个转交给官家。”
没有在正殿里禀事,而是通过内侍私自递东西,这事让人知晓,黄内侍觉得自己的头颅不保。
黄内侍嘴里发苦。
刚刚官家在正殿的时候,王大人怎么不拿出来呢?
显然王大人是要等官家将怒气发放出来,将精神彻底放在这桩案子上时,再给出谏言。
如果官家自己能想通,当然更好,王大人也就免了这一遭。
真是连头发丝都长了心眼儿。
黄内侍总不好让君臣这样僵持着,而且他揣度圣意,官家更属意王大人接手这桩事,只不过少了一个理由。这样想着,他伸手将纸笺接过来,快步走回后殿。
“官家,”黄内侍道,“王大人让老奴拿这个过来,官家要不要看?”
官家扫了一眼纸笺,然后看向正殿,目光复杂,他好像有些明白,为何王相公每次提及自家的长子,是那般既骄傲又担忧的模样。这是怕他儿子捅出一个大窟窿……而且是将整个王氏填进去都补不上的……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若王晏愿意成亲,长远来看兴许是好事,至少有个人能牵绊着他,让他知晓收敛。
不知道谢娘子是不是那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